刑事判决上诉期限规定解析
时间:2024-02-28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上诉和抗诉的期限及程序
上诉和抗诉的期限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的规定,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判决、裁定不服的,有权在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通过书状或口头形式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对于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为十日;对于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为五日。
上诉和抗诉的程序
一旦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决定上诉或抗诉,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 提交书状或口头申请: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应当在上诉或抗诉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交书状或进行口头申请,明确表示不服第一审判决、裁定,并陈述上诉或抗诉的理由。2. 受理申请:上一级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上诉或抗诉申请后,及时进行受理,并出具受理通知书。3. 审查案件材料:上一级人民法院应当对案件材料进行审查,包括第一审的判决书、裁定书以及上诉或抗诉申请书等。4. 开展上诉或抗诉审理:上一级人民法院应当组织开庭审理上诉或抗诉案件,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论,审查相关证据。5. 审判结果:上一级人民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和事实情况,作出对上诉或抗诉的判决或裁定。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抗诉权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的规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不服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在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答复请求人。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对相关法律条文的解释,具体的上诉和抗诉程序可能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建议当事人在决定是否上诉或抗诉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得准确的法律意见。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抗诉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抗诉的基本原则和程序。抗诉原则包括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等情形。抗诉程序包括抗诉的提出和方式,提出抗诉的主体和接受抗诉的法院审级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抗诉案件的再审程序和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庭的相关内容。
-
子女不赡养老人判决后多久生效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老人起诉子女履行赡养责任的,如果是一审判决的,过了上诉期后生效,如果是二审的,如果是二审的判决后就生效。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提起赡养诉讼的一方,必须向人民法
-
判决、裁定何时开始生效
最高人民法院无论作为第一审人民法院,还是作为第二审人民法院,其作出的判决、裁定都是终审的判决、裁定。依法不准上诉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而二审判决作为终审判决,并没有上诉期,二审判决何时算生效没有明文。“应尽快出台司法解释,对二审判决何
-
公诉案件受到不公平判罚怎么办
如果是附带民事诉讼或者自诉案件的原告人,一审判决还在上诉期内尚未生效的,可以上诉,打二审官司。如果是刑事公诉案件,没有“原告人”一说,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申请检察机关抗诉。如果案件判决已经生效,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人民法
-
法院通知拿判决书什么时候生效
-
公告送达的上诉期
-
判决生效后两年未执行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