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附带民事诉讼 >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律师指引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律师指引

时间:2024-11-03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8718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变为单独民事案件的产生原因

1. 未告知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权利

由于各种原因,司法工作人员在刑事诉讼中未能找到被害人,或者告知被害人有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导致被害人在刑事案件判决后单独提起民事诉讼。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影响

该解释实施后,一些被害人和律师认为,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可以主张精神损失赔偿,而附带民事赔偿则不主张精神损失赔偿。因此,他们刻意选择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这种现象在司法实践中逐渐增多。

3. 时间差导致的单独民事诉讼

由于刑事案件需要经过公安侦查和检察院公诉,耗时较长。一些被害人在遭受人身伤害后急需资金治疗,因此不愿等待刑事案件进入法院后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而是及时提起损害赔偿的民事诉讼,这种情况被称为“打程序的时间差”。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变为单独民事案件给司法实践带来的冲击

1. 增加了法院的工作量

将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变为单独民事案件起诉,导致案件一分为二,刑庭审理刑事犯罪,民庭审理损害赔偿。在当前案件数量激增、法院人手不足的矛盾下,这种现象明显浪费司法资源,增加法院的案件负担。

2. 引发刑民裁判的矛盾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变为单独民事案件容易引发刑事判决与民事判决的冲突和矛盾,刑事量刑时未充分考虑赔偿问题,导致案件判决后难以执行,被害人上访。有一起案例,被害人未提起附带民事赔偿,被告人判缓刑后,被害人单独提起民事诉讼,但由于无法执行,被害人不得不上访。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可主张精神损失赔偿的示范效应,促使更多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变为单独民事案件。

3. 不利于被告人履行赔偿义务

在当前刑事政策中,对被告人积极赔偿受害人损失的,一般在量刑时会考虑。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变为单独民事案件起诉,不利于法院以刑事责任为后盾促使被告人积极履行民事赔偿义务。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与单独民事诉讼不同,被告人的责任依附于刑事责任,二者相互影响。

针对这一现象应采取的对策

我国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1979年的刑诉法和1996年的刑诉法中都有明确规定。设立这一制度的初衷是为了节省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方便被害人诉讼、减轻当事人负担,使被害人能够及时获得赔偿,实现社会稳定,避免刑民裁判上的矛盾和冲突。将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变为单独民事案件的现象,虽然在事实上面临困难,也未必能真正保护被害人的赔偿权利。尽管现行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存在问题,但不能因为存在问题就采取“刑民分离”的做法。针对这一现象,应采取以下对策:

1. 强化附带民事诉讼的告知

建议公安机关在刑事案件立案后,询问被害人时即告知被害人有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并记录在案。不要等到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时才告知被害人,因为人口流动原因,那个时候可能找不到被害人,等被害人知道时刑事案件可能已经审结,只能单独提起民事诉讼。

2. 正确理解精神损失赔偿的规定

尽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精神损失赔偿可主张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但在司法实践中,有些审判人员过分强调精神抚慰金的性质,未主张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导致被害人或律师撤分案件,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应正确理解精神损失赔偿的规定,确保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包括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

3. 统一审理单独民事诉讼

即使单独提起民事诉讼,也应由同一审判组织审理。根据刑诉法的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当与刑事案件一并审判,只有为了防止刑事案件审判过程过长,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因此,可以考虑将单独提起民事赔偿诉讼的案件调整到审理刑事案件的审判组织,避免不同审判组织对案件事实和责任作出不同判决,同时避免浪费审判资源。

4. 强化立案审查

在制度设计上明确禁止被害人在刑事判决生效前单独提起民事赔偿诉讼,确保一旦案件进入刑事诉讼程序,被害人只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立案时未发现,进入民事诉讼后发现,根据刑事优先原则,应中止审理民事案件,并移送刑庭合并审理。由于附带民事诉讼的性质依附于刑事案件,案件管辖应与刑事案件一致,避免刑事案件由甲地法院管辖,单独提起的民事赔偿案件又由乙地法院管辖,导致两家法院分别判决的问题。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案件中的死亡赔偿金支持问题

    刑事案件中死亡赔偿金的支持问题。法院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仅支持物质损失赔偿,不支持死亡赔偿金或精神抚慰金赔偿请求。但犯罪嫌疑人自愿赔偿不被禁止。被害人家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丧葬费等。同时,涉及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情况也有相应规定

  • 刑事附带民事撤诉裁定书

    湖南省XX县人民法院处理的一起刑事附带民事撤诉案件。自诉人XX因被告人XX的故意伤害行为提起控诉,并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在审理过程中,自诉人因双方已和解处理为由提出撤诉申请。法院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裁定准许自诉人撤诉。同时,介绍了附带民事诉讼

  • 审理附带民事上诉案件的法律程序

    审理附带民事上诉案件的法律程序。在发现刑事和附带民事诉讼部分均有错误时,应一并改判。在第二审中,若附带民事部分生效但民事部分有错,应按审判监督程序纠正。若刑事部分有错,应指令再审并将附带民事诉讼部分一并审理。对于第二审自诉案件,可调解或自行和解,必要

  • 狭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定义和范围

    狭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定义和范围,主要讨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给国家财产、集体财产或其他社会公共财产造成损害的案件。还探讨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诉讼主体,包括侦查主体、审查公诉主体和审判主体。最后,文章讨论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时限与时效问题。

  • 简易程序反诉提出时间
  • 刑事附带民事撤诉时间怎么说呢
  • 刑事附带民事答辩是怎样的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