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产权房买卖合同无效 能否主张赔偿?
时间:2023-12-08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小产权房买卖合同的无效与赔偿问题
合同无效的情形
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合同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将被认定为无效合同: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方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条的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而建设、销售小产权房正是违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改变土地用途而违法建设的典型,严重扰乱了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秩序,损害国家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买卖合同一般应属无效。
法院对小产权房买卖合同的处理原则
根据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和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相关指导意见和通知,城镇居民购买农村集体土地上修建的小产权房与他人签订的买卖合同无效。因此,合同无效后,出卖人应返还房款并支付相应的装修添附损失,买房人应腾退房屋。
赔偿问题的争议
根据《合同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应返还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不能返还或没有必要返还的,应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对于出卖人是否应赔偿买受人的信赖利益损失以及如何确定期待利益损失数额,存在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参照农村宅基地上的房屋买卖无效之后的处理原则,出卖人应赔偿买受人必要的信赖利益损失。另一种观点认为,出卖人仅需返还房款并支付相应的装修添附残值,不应再赔偿任何所谓的信赖利益损失或增值损失。
补偿数额的确定
从法律的角度分析,买受人不得因自身的违法购买行为而获利,合同无效后应恢复原状、相互返还。然而,在小产权房买卖中,买受人实际上是获得了房屋的自然增值部分,这部分应归原权利人即出卖人所有。因此,在确定赔偿数额时,可以参考类似小产权房的实际交易价格与买受人原购买价格之间的差额,并考虑双方的过错程度。
结论
在小产权房买卖合同被认定无效后,出卖人应返还房款并支付相应的装修添附损失,买房人应腾退房屋。关于买受人的经济补偿,应根据实际交易价格与原购买价格之间的差额,并考虑双方的过错程度来确定。这样的处理原则既能保持公平正义,填平双方的损失,又能避免产生利益失衡和社会矛盾,与国家政策相一致。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供需合同
供需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品名称、规格、质量要求等条款。合同中明确了产品的具体信息、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以及交货时间、地点和运输费用等细节。此外,合同还规定了验收标准和提出异议的时间期限,以及质量问题的赔偿方式和标准。
-
采购合同
采购合同的条款内容,包括合同标的的风险提示、付款方式、交货时间及地点、保修条款以及相关权利及义务等。合同双方需明确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等详细内容,并就产品所有权及处分权作出保证。付款方式需明确支付时间和方式,交货时间和地点需具体约定。此外,合同还规定
-
小产权施工合同有效吗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小产权房买卖合同是依法成立的,具有法律效力。然而,由于小产权房没有房产证,无法进行交易,因此签订的合同一般是无效的。合同的成立对于解决合同是否存在的问题以及认定合同效力具有重要作用。小产权房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
-
小产权房买卖合同无效 能否主张赔偿?
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恶意串通、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违反强制性规定等。而建设、销售小产权房正是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改变土地用途而违法建设的典型。因此,买卖小产权房的合同
-
小产权房买卖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
小产权房买卖合同无效能否主张赔偿
-
小产权房买卖合同买方无民事行为能力合同是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