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产品责任案件中,造成患者人身和财产权益损害的原因通常是复杂的。这种损害可能是由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自身特异体质、医疗产品存在缺陷以及医务人员实施的诊疗行为等多种原因所导致的。因此,在确定相应责任主体应承担的责任大小时,应遵循原因力规则。
医疗机构应对其诊疗过错行为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这意味着如果医疗机构存在诊疗过错行为,导致医疗损害后果,医疗机构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缺陷医疗产品的责任主体应对医疗产品缺陷造成的损害结果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医疗产品存在缺陷,导致患者遭受损害,医疗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当医疗产品存在缺陷并且医务人员存在诊疗过错行为时,医疗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和医疗机构应承担责任的份额应按照各自对医疗损害后果原因力的大小来确定。
这种责任份额的确定具有对外的效力,即就整个医疗损害赔偿而言,医疗机构与医疗产品责任的承担者之间对患者一方承担按份责任。法院在判决中应明确各自的责任份额。这种按责任承担的判决有助于督促医疗产品生产厂家自觉生产保证质量的医疗产品,并加大其应有的责任义务。
如果全部责任由医疗机构承担,可能导致医疗产品厂家逃避法律责任。如果在诉讼中厂家一直作为被告,就可以先期按照各方责任承担。如果厂家没有能力承担责任,为保证患者利益,不管患者起诉医疗机构或厂家,医疗机构应先期承担不真正连带责任。
如果医疗机构仅存在导致医疗产品存在缺陷的过错行为,则这仍属于医疗产品责任的范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三条和第五十九条的规定,医疗机构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医疗机构与医疗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存在内部的按份责任关系,对于患者一方来说,这种关系并不具备有效力。因此,在审理这类案件时,法院应将各方当事人追加为共同被告,以更好地解决纠纷。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三条
我国法律规定的误工费赔偿期限标准。误工费的计算基于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其中误工时间由医疗机构证明确定,收入状况则根据固定收入或最近三年平均收入计算。交通事故产生的误工费先由交强险额度内赔偿,超出部分由责任方承担,并由其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超
医疗事故赔偿的计算细则,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和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方面的详细规定。根据医疗事故的损害程度,对各项费用进行了明确的计算方法和标准,以确保赔偿的公正和合
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计算方法及赔偿标准。精神损害抚慰金是医疗机构承担医疗事故民事责任的一种货币补偿方式。计算基础是医疗事故发生地的年平均生活费,具体年限根据患者和事故后果确定。赔偿方式需一次性结算,由医疗机构支付。计算时考虑患者原有疾病状况、医疗过失责任
胎死腹中的医疗纠纷赔偿方式(《侵权责任法》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胎死腹中的医疗纠纷赔偿方式。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胎死腹中的情况需承担赔偿责任。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用、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和住宿费等。最新资讯提及《民法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