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编制清算报告,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公司清算组应当在公司清算结束之日起30日内向原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公司注销清算一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企业法人申请注销登记注册书》;
(二)企业清算组指定人员或委托企业登记代理机构办理企业法人注销登记的证明;
(三)投资单位审查同意的文件、公司依照《公司法》作出的决议或决定、人民法院破产裁定文件;
(四)公司股东大会决议;
(五)公司清算组出具的经投资单位或者清算主管机关确认的清算报告;
(六)公司清算组刊登三次清算公告的剪报;
(七)公司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
(八)公安部门收缴企业印章的证明;
(九)税务机关的完税证明;
(十)银行帐号取消证明。
公司可以申请注销的条件包括:
(一)公司被依法宣告破产;
(二)公司章程规定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三)公司因合并、分立解散;
(四)公司被依法责令关闭。
公司清算的范围包括:
(一)清算期间的职工生活费;
(二)清算财产管理、变卖和分配所需费用;
(三)清算期间公司设施和设备维护费用以及审计评估费用;
(四)为债权人共同利益而支付的其他费用,包括债权人会议会务费、清算公司催收债务的差旅费及其他费用。
另外,在破产清算的情况下,清算费用还包括破产案件的诉讼费用。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意义。该制度是公司法人制度的必要补充,旨在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防止法人被控制和操纵而违背公平原则。该制度丰富了公司法人理论,完善了法人制度,对滥用公司控制权的行为进行了有效制约。
中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重要性及发展现状。该制度在新公司法中虽存在缺陷,但仍具有里程碑意义,对于预防和遏制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该制度起源于美国判例,逐渐发展成重要的公司法理论或制度。其基本特征是在特定情况下否认公司法人人格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特征。公司法人合法取得法人资格,但法人人格的滥用会损害法人制度的实效性及侵害债权人和社会公共利益。法律在承认法人独立性的同时,对其进行限制。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并非彻底否定,而是在特定法律关系中暂时否定,结束后法人仍存。
新公司法中公司设立门槛的变化。新法取消了最低注册资本额规定,放宽了注册资本登记条件,不再限制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和缴足出资的期限,使得公司设立条件更加灵活和便利,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好的创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