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侵权损害赔偿法律解读
时间:2024-07-16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医疗侵权损害赔偿法律适用的相关规定
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法律地位
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行政法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无权规定人民法院对医疗事故赔偿责任的审判工作。该条例主要注重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与监督,属于医疗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的行政程序规范。尽管该条例规定了医疗机构因医疗事故应承担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但这种规范不属于民事实体法规范,而属于行政法律规范。
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为了解决医疗侵权引起的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中作出了具体规定。根据该通知,医疗事故引起的医疗赔偿纠纷应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赔偿原则、赔偿范围和计算方式确定赔偿责任。而其他医疗赔偿纠纷则适用《民法通则》的规定。
三、医疗侵权民事赔偿的基本原则
医疗侵权民事赔偿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保护患者合法权益并促进医疗科技发展:医疗损害赔偿的目的是保护患者合法权益,经济赔偿既弥补患者受到的损害,又促进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技术水平。2. 科学分析患者原有疾病和医疗过失行为的作用:要充分考虑患者原有疾病状况对损害后果的影响,以及医疗过失行为与损害后果的关系。对于已有一定损害或病理改变的患者,医疗过失行为加重了原有损害或病理改变,其赔偿责任应较对健康人的损害为低。3. 适用过失相抵原则:当医疗侵权损害赔偿的受害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时,受害人应对损害结果承担相应的责任,以促使其谨慎行为,避免损失的发生与扩大。4. 实行实际损失赔偿与限额赔偿相结合的原则:医疗损害赔偿中的医疗费用、误工费和交通费应按实际损失进行赔偿。对于残疾者生活补助费、被扶养人生活费和精神抚慰金,应根据伤残等级、赔偿年限和侵权行为发生地居民平均生活费进行限额赔偿。此外,赔偿费用应一次性结算,体现了限额赔偿的原则。通过以上规定和原则,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医疗侵权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保护患者的权益,促进医疗科技的发展。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精神损害赔偿金的确定因素
精神损害赔偿金的确定因素,包括伤情鉴定结果、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手段、场合和行为方式等,以及造成的后果。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了相关解释,规定自然人的人格权利受到非法侵害时,可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精神损害赔偿金的数额还需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和具体情节等因素
-
医疗损害赔偿中误工费的计算方法
医疗损害赔偿中误工费的计算方法及相关权益。根据《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全文》和《侵权责任法》的规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针对不同收入状况的人群,有不同的计算方法。患方有权向人民法院请求判决医方赔偿误工费。文章还详细解释了不同人群的
-
超市购物车小孩摔死,应当由谁负责
超市购物车小孩摔死事件的责任划分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超市等经营者有安全保障义务,包括硬件设施、消防要求、电梯安全、维护责任等方面的具体范围。如果超市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可能需要承担部分侵权责
-
一、医疗事故伤残等级赔偿标准
医疗事故伤残等级的赔偿标准以及医疗过错致残的赔偿计算方式。赔偿标准根据患者的伤残等级和年龄确定,不同伤残等级有不同的赔偿计算方式。医疗过错的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等,具体标准根据相关法律和规定执行。
-
专利侵权的损害赔偿计算方法
-
侵权损害赔偿法条
-
防卫过当损害赔偿纠纷的管辖如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