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证券民事赔偿诉讼中,确定原告的范围需根据责任形态和责任阶段进行具体分析。根据《证券法》第63条规定,受到虚假信息导致损失的投资者都可以提起赔偿请求。然而,对于能否提起诉讼的投资者范围,法律并未明确规定。有人主张仅限制于在侵权行为发生至诉讼提起期间持有该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资者,而不应规定最低持股比例或数额。另一种观点认为,所有在内幕交易、发布虚假信息等违规行为发生至披露之日买入或卖出证券的投资者都应纳入请求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投资者无需与发行人或包销商有直接交易关系。
根据《证券法》第63条规定,发行人、承销的证券公司及其董事、监事、经理应承担赔偿责任。然而,该条并未包括发起人在责任主体范围内。此外,《证券法》第161条和第202条规定,为证券的发行、上市或证券交易活动出具虚假文件的机构和人员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在银广夏案中,上市公司的董事、高层管理人员、财务总监以及非执行董事都应承担责任。此外,公司的外部人员如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也应承担一定责任。
1、代表人诉讼方式:根据《民事诉讼法》第54、55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可以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代表人的诉讼行为对其所代表的当事人有效,法院的判决对所有参加登记的投资者有效。然而,代表人诉讼方式存在一些限制条件,不太适合证券民事赔偿。因此,有人主张扩大代表人诉讼的适用范围,允许某些团体直接以诉讼代表人的身份代表投资者提起诉讼。
2、股东代表诉讼制度:适用于上市公司董事会不主张权益时,监事会或小股东可以代表上市公司向大股东主张权益。然而,我国现行法律对于股东代表诉讼的适用范围并未做出明确规定。
3、集体诉讼制度:集体诉讼在美国较为常见,不同于我国的代表人诉讼制度。在集体诉讼中,一旦某一案件判决生效,其他受损投资者可以根据判决要求索赔。然而,在我国现行诉讼制度下,投资者若不主张权益,则不能直接提出索赔。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规定,对于一般民事侵权纠纷,可以选择被告所在地或侵权行为地的法院进行诉讼。在证券民事赔偿案件中,原告(投资者)通常选择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证券结算机构所在地的法院进行诉讼。然而,如果每个投资者都到当地法院起诉,不仅诉讼成本高,法院也难以承受大量投资者的诉讼。因此,建议由最高人民法院指定上市公司的上市地法院受理涉及证券民事赔偿的案件。同时,建议成立中小投资者权益保障协会,帮助中小投资者处理权益损害问题,并代表受害投资者实施集团诉讼。
新股申购的时间规定和技巧。投资者在申购新股时需要注意时间段,避开下单高峰,提高中签概率。同时,要了解申购规则和额度派发规则,包括最低申购股数、一次申购的限制、账户不能重复申购等。为提高打新成功率,投资者需掌握三个锦囊:做好准备重点出击、不赶热闹中签率
企业发行股票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条件。企业需要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机构、持续经营能力,并满足其他一系列条件才能发行股票。上市公司发行新股和公开发行存托凭证需要符合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包括市盈率定价、竞价确定法和净资产倍率法
我国法律保护死者名誉权的相关内容。根据《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解答,死者的名誉权受到保护,其近亲属有权在名誉受损时提起诉讼。同时,《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扩大了保护范围,包括姓名、肖像、荣誉、隐私等人格要素。法人的名
股票上市交易的条件,包括股票发行条件和公司回购股份的规定。股票发行需经过核准并公开发行,公司股本总额、开业时间、盈利情况、股东人数和股本结构等也有具体要求。公司回购股份需在中国证监会无异议后实施,采用集中竞价或要约方式回购需按要求公告回购报告书和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