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不同类型的专利,国家相关机构对于申请专利后的有效期限有所不同。对于发明专利,其有效期限为二十年;而对于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其有效期限为十年。如果在专利权有效期限届满前未进行续展手续,该专利权将自动失效。
1. 申请阶段
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时,申请文件应包括外观设计专利请求书、图片或照片。如果需要保护色彩,还需提交彩色图片或照片两份。提交的图片应为图片,提交的照片应为照片,不得混用。如需说明图片或照片,应提交外观设计简要说明。若委托专利代理机构代理申请,应提交委托书。若申请费用减缓,应提交费用减缓请求书及相应证明文件。
2. 审查阶段
中国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实行初步审查制度。在初步审查过程中,审查员会就申请文件中的形式问题发出补正通知书。申请人需对该通知书进行补正。同时,审查员会就是否符合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审查标准进行审查。若不符合保护标准,审查员将发出审查意见通知书,申请人可对该通知书进行答复或对申请文件进行修改。
3. 授权阶段
(1) 授权:通过初步审查后,审查员将发出授予专利权通知书。申请人在接到授予专利权通知书后,需办理以下登记手续:在规定期限内缴纳专利登记费、授权年费、公告印刷费及专利证书印花税。
(2) 颁发证书:申请人在办理登记手续后,可获得专利证书。此过程约需2-3个月。
1. 确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根据专利法第59条第2款的规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申请时向专利局提交的图片或照片中的外观设计产品为准,包括主视图、俯视图、侧视图等。主视图在确定保护范围时最为重要,因为它最能体现外观设计的美感。在确定保护范围时,还需注意从这些视图中找出能够体现外观设计美感的要素。
外观设计专利与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有明显区别,前者是人们视觉可见的美感外观,后者为符合专利性的技术构思或技术方案。
2. 确定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与被控侵权产品是否属于相同或类似商品
司法实践中的认定方法通常以产品的功能和用途为标准,并参考国际外观设计分类表(洛迦诺条约)中的商品分类。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与被控侵权产品在功能和用途上相同,可确定二者属于相同或类似商品,并继续进行下一步的比较。若二者在功能和用途上不相同,可认定二者既不是相同商品也不是类似商品,侵权判定终止,认定专利侵权不成立。
3. 对比外观设计专利与被控侵权产品
以普通消费者的眼光,对比被授予专利的外观设计与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进行全面判断。经过对比,可能出现以下三种结果:
(1) 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与专利外观设计完全相同,认定前者侵犯专利权,专利侵权成立。
(2) 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在要部上与专利外观设计基本相同,整体上属于近似,根据等同原则,认定专利侵权成立。
(3) 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与专利外观设计在整体上既不相同也不近似,认定被控侵权产品不属于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专利侵权不成立。
美国专利的保护期限和专利权的含义。保护期限因专利类型而异,发明专利从申请日起计算,外设设计和外观专利则从授权日起计算。对于外观专利,存在特殊规定。专利权是国家授予的权利,强调独占使用其发明创造,具有排他性,非专利权人使用需获授权或许可。
专利申请或专利基本信息著录项目变更的填写说明。文章分为五个部分,包括专利申请或专利基本信息、针对通知书的著录项目变更、变更项目信息、附件清单以及当事人或专利代理机构签字或盖章。文章详细说明了各部分的内容及其作用,以确保专利信息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专利权的撤回与恢复程序。在专利审查过程中,如果申请人未按时办理审批手续且没有正当理由,其专利权会被视为撤回。但如果申请人有正当理由,可在收到视为撤回通知书之日起两个月内向专利局提交恢复专利权的申请,包括详细说明耽误期限的理由,补办未完成的手续并缴纳相
外观设计专利的侵权认定问题。首先确定了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专利申请时的图片或照片为准。接着通过比较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与被控侵权产品的功能和用途以及外观,来判断是否构成侵权。为避免侵权,企业在新产品设计时需确保外观不同,申请专利时需提交清晰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