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行以招拍挂方式供应土地后,为了充分实现土地价值,一些地方政府把土地规划用途确定为“综合用地”。本意是让土地使用权人根据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原则,在不违反规划的前提下,自由选择建设项目,包括住宅与商品房项目。但笔者认为,综合用地中不包含住宅用地,也就是说在综合用地的土地中依法不能建设住宅(商品房)。
从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年限分析,国务院 55号令第十二条规定了各类出让土地的最高出让年限:居住用地七十年,综合或其他用地五十年。这也就是说五十年期限的综合用地与七十年期限的住宅用地是两个概念。因为综合用地五十年的使用期限一到,按 55号令第四十条“土地使用权期满,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由国家无偿取得。土地使用者应当交还土地使用证,并依照规定办理注销登记。”的规定,该宗综合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将被依法注销,而其中的住宅(暂不考虑面积)所占用的土地使用权也将被依法注销,这时就产生了一个法律问题,商品房(住宅)业主的居住权被减少二十年,利益受到侵害。
那么,住宅用地中能否包含综合用地,答案是不能。因为住宅用地的使用期限为七十年,而综合用地的使用期限最高为五十年,如果住宅用地中包含了综合用地,就违法提高了综合用地的使用期限。
总之,综合用途的土地使用权在公开出让前,要将综合用途所包括的其他用途等内容,一概在出让公告中写清。
甲方、乙方和丙方通过合作获得某土地使用权并进行共同开发经营的事宜。甲方通过竞拍获得土地使用权,乙方负责将土地使用权办至甲方名下。三方按股份承担投资、分担风险、分享利益。合作原则包括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独立核算、集中管理。协议详细阐述了合作项目的股份分
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两个层面,包括首次流转和再次流转。首次流转是土地所有权的单向性流转,只能从集体所有土地流转到国家所有土地;再次流转则是在保留集体土地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将土地使用权流转给符合法律规定的人使用。此外,文章还介绍了集体土地流转的不同类
中央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解读,指出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成为必然趋势。要求各地区结合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文章提出了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强调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
通过建立风险保障制度来规范农民的土地流转行为,积极引导农民签订流转协议并报备相关部门。同时,搭建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强化利益共享机制,鼓励农民与多方合作实现多渠道增收。创新土地管理模式,通过国际信托代为经营管理土地的方式,为农业融资开辟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