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某与杨某于1980年登记结婚,婚后生有一子小杨,婚姻初期感情良好。然而,自1985年夏某外出经商并同居一女子后,长期不归。夏某得知此事后多方寻找未果,心理压力加重,最终导致抑郁性精神病。杨某对此置之不理,夏某无力治疗,病情日益严重,最终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夏某的父亲老夏以法定代理人的身份代表夏某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要求与杨某离婚。一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杨某自1985年后对夏某和子女不关心,对家庭不尽义务,夫妻感情已破裂。夏某提出离婚的理由正当,应予支持。鉴于夏某的身体状况,婚生子小杨应随杨某生活并由其负责抚育。被告应一次性给予原告经济帮助一万元。宣判后,被告不服并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认为,婚姻关系属于人身权利范畴,结婚和离婚都必须由当事人自己作出意思表示,他人无权代理。老夏作为夏某的法定代理人提起的离婚诉讼是无效的,因此裁定驳回起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条和第三条的规定,婚姻制度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原则,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六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应当由本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七十条的规定,未经本人亲自实施的民事行为应当认定为无效。根据上述规定,离婚是涉及身份关系的诉讼,是否提出离婚诉讼是婚姻当事人的自主行为,本人的离婚意思表示是离婚这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未经本人作出意思表示并授权,他人不得代理本人提起离婚诉讼。
有人提出,如果正常人提出离婚诉讼,对方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否需要有法定代理人代理诉讼;如果法定代理人之间互相推诿代理责任,是否属于“包办离婚”?这是与上述问题不同的另一个需要明确的问题。法定代理或指定代理并不意味着代理人有权代替无行为能力的被告作出离婚的意思表示,而是为了维护被告的婚姻权、财产权和其他权益而代为进行诉讼。代理人的代理是诉讼程序上的代理,而不是实体法上的代理。当事人之间的婚姻关系是否解除,是由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婚姻状况和相关法律规定作出的裁判。因此,法定代理人或指定代理人并未侵犯或干涉被代理人的婚姻自主权。然而,如果原告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仅不能作出离婚的意思表示,同时也影响到其作为离婚诉讼的原告主体身份是否具备的问题,这是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的问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十条的规定,监护人对无行为能力人的职责包括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时代理其进行诉讼。根据以上规定,监护人的职责并不包括对被监护人婚姻权利的干涉。
离婚协议的法律要求,包括协议内容、形式要求、合法有效性和存档方式等。协议需明确表示双方自愿离婚,对子女抚养、财产和债务有一致处理意见,且不得违法国家法律法规、侵犯第三人合法权益或限制一方合法权利。协议签订后不能随意更改,如需变更可通过民事诉讼解决。同
一对男女因各种原因自愿协议离婚的事宜,包括双方的基本信息、婚姻信息、子女抚养、抚养费及探望权以及婚前财产的处理等内容。双方明确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并邀请见证人进行见证。
离婚协议的法律意义和注意事项。离婚协议是解除婚姻关系的协议,涉及财产分割、债权债务和子女抚养等问题。协议需周全避免后续纠纷,并注意不分割财产的两种情形和婚内协议公证的重要性。离婚协议可反悔的情况应对措施包括签订婚内协议和在离婚协议中明确约定。履行离婚
协议离婚的法律程序及所需满足的条件。首先,夫妻需签订并确认离婚协议书,经过婚姻登记机构确认后具备法律效力。其次,申请离婚登记时,需亲自前往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提交相关证件和证明,并接受审查和调解。最后,协议离婚需满足当事人是合法夫妻、自愿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