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鉴定是指医学会对参加鉴定的人员资格和专业类别不符合规定,或者鉴定程序不符合规定而参加鉴定的人员资格和专业类别符合规定的情况下,需要重新组织鉴定的一种机关报鉴定。在重新鉴定时,应当重新抽取专家组织鉴定组进行鉴定。如果重新鉴定是因为医学会组织不利造成的,则医学会不得再收取鉴定费。
再次鉴定是指在收到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后,医疗事故争议双方的任何一方对首次鉴定结论不服的情况下,向原受理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的一种鉴定方式。再次鉴定可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组织的鉴定,或者由医疗事故争议的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组织的鉴定进行。提请再次鉴定是医疗事故双方当事人共同享有的权利。
对于再次鉴定的提起途径,一方当事人可以向原受理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或者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组织再次鉴定的医学会。然而,如果卫生行政部门不予理睬,就会产生问题。《条例》和相关规章对此未作明确说明。因此,可以说《条例》并没有完全排除行政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干涉,使得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仍然具有较重的行政色彩。
重新鉴定和再次鉴定的效力问题需要考虑。重新鉴定是因为原鉴定的程序问题而进行的,因此,原鉴定自然无效,而重机关报鉴定结论则有效。根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在处理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时,应当以最后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作为处理依据。因此,再次鉴定的效力高于首次鉴定。
需要注意的是,重新鉴定是针对原鉴定而言的,即原鉴定可以是首次鉴定,也可以是再次鉴定。当卫生行政部门认为鉴定存在程序问题,需要重新鉴定时,原鉴定的医学会必须重新组织鉴定。因此,首次鉴定和再次鉴定都有可能存在重新鉴定的可能性。而再次鉴定是针对首次鉴定而言,其产生的原因和提起途径与重新鉴定完全不同。如果对再次鉴定仍然不服,当事人只能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判定此医疗事故争议是否“属于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以及有无必要提请中华医学会进行第三次鉴定。
以上是关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重新鉴定和再次鉴定的相关介绍。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大家对这两种鉴定方式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如果有具体疑问,可以向相关专业律师咨询。
女子整容死亡责任的法律规定,涉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尸检程序、卫生行政部门的处理措施等。法律规定需确定死因后确定责任归属,如为医疗事故则由医疗机构承担责任。整容失败者应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就诊、收集证据并敢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的详细流程。捐献者需前往相关办公室或登记站进行捐献意愿登记,并得到亲属同意。潜在捐献者经过评估后,直系亲属可确认捐献意愿。器官获取与分配遵循一定原则,并设立专家组进行公正分配。捐献完成后,遗体将进行符合伦理原则的医学处理。同时,为缅怀
医院观察室的病房化管理、留观病人的决定与资料要求、病情观察的严密性与及时性等内容。文章强调观察室需具备病房化管理条件,留观病人应有完整的病历、治疗计划等。观察病人时间应根据病情调整,医生需决定是否需要留观并填写相关资料。值班医护人员需密切注意病情变化
器官捐献的决定权、范围及内容。器官捐献分为生前自愿捐献和死后由直系亲属决定捐献两种情况。捐献范围包括细胞、组织和器官捐赠。细胞捐赠指提取有活力的细胞群救助需要的人,组织捐赠涉及多种身体组织,而器官捐赠则是将某个器官捐献给需要移植的人。虽然植物人无法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