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举报违法征地拆迁的人
倘若土地征收过程中出现违规情况,被征收人可向征收办所在的上级政府部门投诉举报,以撤销或部分撤销明显违反法定程序的决定;若权益受损,也可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损害赔偿。
若是确有行政部门实施了违法强制拆迁行为,则应由对应职能部门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严重者需追究其法律责任。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六条
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在征收补偿方案确定的签约期限内达不成补偿协议,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不明确的,由房屋征收部门报请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按照征收补偿方案作出补偿决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围内予以公告。补偿决定应当公平,包括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有关补偿协议的事项。被征收人对补偿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二、拆迁征地补偿标准是怎样的
根据规定,耕地上征用土地补偿费用,将是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6到10倍;对于劳动力安置补偿费,将以被征用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人均占用耕地数量来确定需安置的农业人数,并依此计算出每个人的安置补偿费,其标准为被征用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4到6倍。
每公顷被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偿费,最高不能超过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15倍。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的相关法律规定。在征收范围内,任何新建、扩建、改建等行为可能违法,且不予补偿。征地后抢栽、抢种、抢建行为同样不会得到补偿,甚至可能构成犯罪。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无证房屋的特殊情况,这些房屋虽可能被视为抢建行为,但不一定是违法建筑
拆迁补偿的法律解释。拆迁补偿并非根据户口进行,而是依据被拆迁房屋的价值确定。征地拆迁补偿费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如果补偿过低,被征迁人应拒绝签字和占地或拆迁。要获得合理补偿,需从项目各环节的合法性入手,调查违法行为以迫使对方给
违法行为的概念及其分类。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犯罪行为),以及按违反的法律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和违宪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是行政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民事违法行为是违反民事法律规定,损害他人民
违法征地拆迁有时效规定的问题。针对非法征地,诉讼时效为六个月。对于因不动产问题引发的诉讼,如果行政行为已经超过二十年,则无法起诉;其他案件超过五年的,法院不予受理。文章还简要介绍了如何撰写征地拆迁行政诉讼的起诉状,包括原告、被告的信息以及起诉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