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股权质押是否一定需要登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无论是从基金份额还是股权方面进行质押,都必须经过在登记机关进行出质登记手续方能设定质权的法律效力。
在出质之后,基金份额和股权原持有者均不可对其进行转让活动,除非是经过出质人和质权人之间互相尊重、协调一致并达成共识。
而出让基金份额或股权而获得的资金,则须向质权人提前全部清偿所承担的债务责任,或者将该款项进行提存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四十三条
【以基金份额、股权出质的质权设立及转让限制】以基金份额、股权出质的,质权自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
基金份额、股权出质后,不得转让,但是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除外。出质人转让基金份额、股权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
二、股权质押后是否允许进行减资操作
在股权质押成立之后,股权作为质押物的状况将会受到严格的限制。
当需要对公司资本金进行调整即执行减资操作时,这种行为有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已经设定质押的股权价值产生影响。
在一般的情况下,我们并不支持在股权质押已成事实的阶段中,未经许可擅自实施减资操作。
若遇到某些特殊情况,必须要经过质押权人的明确同意,并且还需要满足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章程所规定的条件。
为了确保所有操作都能合法、规范地进行,我们强烈建议您向专业的律师寻求帮助与指导。
以上是关于股权质押是否一定需要登记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手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股权质押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法律框架下的操作方式。在融资方面,上市公司大股东经常选择将持有的股票作为质押物进行贷款融资,而股权质押作为一种权利质押形式,已经得到了法律的认可和支持。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操作流程,包括签署质押合同和向证券登记机
股权质押未办理质押登记的法律效力问题,以及股份公司股权转让及质押登记的监管难题。讨论了不同股东管理方式下的股份公司股权转让和质押问题,指出工商行政机关对未办理股权登记托管的股份公司的监管存在真空。同时,强调了公司对于股东的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并建议执法
股权质押融资的合法性。根据《民法典》和《担保法》的相关规定,股权质押融资是一种合法的融资方式。企业可以将依法可以转让的股票进行质押,签订书面合同并办理质押登记。质押后的股票不得转让,但经协商可转让,所得价款需提前清偿债务或提存。对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份的
出资证明书的交付是否属于公示要件的问题。我国《担保法》规定出资证明书的交付不是质押生效的要件,但律师认为它应作为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设质的公示要件之一。学者梁*星认为只需交付出资证明书,而不需要股东名册记载。但律师认为股东名册的登记也是股东转让出资的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