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设立 > 公司设立程序 > 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出资的法律责任

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出资的法律责任

时间:2025-05-07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6223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司成立是需要股东进行出资的,而我国对股东出资实行认缴制度,所以公司成立后,股东还可以认缴出资,那么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出资如何处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依法应当足额缴纳出资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公司成立后,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规定的各自认缴的出资额。如果股东没有按照规定缴纳出资,将构成出资违约。

违约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股东不按照规定缴纳出资的,除了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此外,对于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股东还应当向其承担违约责任。

登记申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股东在认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后,由全体股东指定的代表或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记机关报送公司登记申请书、公司章程等文件,申请设立登记。

股东出资额的要求

注册资本最低限额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三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十万元,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五百万元。如果法律或行政法规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有更高规定,应按照规定执行。

股东出资额要求

根据法律规定,公司全体股东或发起人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三十。对于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不得少于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五,除非法律或行政法规另有规定。

首次出资额和缴纳期限

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应在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除非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对于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全体发起人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其余部分应在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除非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

出资方式

股东或发起人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规定的各自认缴的出资额或认购的股份。如果以货币出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如果以非货币财产出资,应当依法办理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财产权转移手续

如果在公司设立登记时,股东或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是非货币财产,应当提交已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的证明文件。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减资未通知债权人是否构成抽逃出资罪?

    减资未通知债权人是否构成抽逃出资罪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和《刑法》的相关规定,公司股东或发起人在公司成立后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涉及数额和后果达到一定标准时,将构成犯罪并被追究刑事责任。单

  • 成立公司是否需要实缴出资

    成立公司是否需要实缴出资的问题。我国采用认缴制度,股东可在规定时间内认缴出资。未按规定缴纳出资的股东需承担违约责任。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认缴出资额和实缴出资额的区别,包括注册资本性质、出资额构成以及办理工商手续的程序等方面。

  • 公司设立的定义

    公司设立的定义以及发起设立方式的特点。公司设立是依法取得法人资格的法律行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只能采取发起设立方式,由全体股东出资设立,程序简便且成本较低。发起设立方式最适合有限责任公司,有利于迅速成立公司,保护股东利益。

  • 新成立的公司是否需要进行验资报告?

    新成立的公司是否需要验资报告的问题。依据我国公司法规定,成立股份有限公司需要进行验资报告,而有限责任公司则不需要。办理验资报告需要提供一系列资料,包括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章程、出资者身份证明等。此外,对于货币出资和实物出资,所需提供的资料也有所不

  • 虚假出资罪的取消对公司法的影响
  • 隐名出资人和名义股东纠纷解决方法
  • 股权登记的法律程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