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法第98条的规定,侵占罪属于必须自诉的案件,因此检察院不会受理提起公诉。只有受害人自己才能去法院起诉。然而,如果被害人因受到强制、威吓而无法自诉,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有权利告诉。因此,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作为告诉的主体。
对于除了被害人及其近亲属以外的人向法院或检察院告诉侵占罪的情况,法院和检察院只能受理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而无法自诉的情况。这些人并不是本罪告诉的主体,他们只是向司法机关反映有关案件情况,而不能启动诉讼。
根据刑法第270条第3款的规定,侵占罪属于必须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国家司法机关只有在被害人告诉的情况下才能开始追究侵占罪行为人的刑事诉讼活动。因此,在处理侵占罪的告诉问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被害人应该向谁告诉侵占罪?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4条的规定,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都有责任接受报案、控告或举报。如果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应当移送给主管机关处理。因此,被害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中的任何一家司法机关告诉,都应视为已经告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年23号)第一条的规定,侵占案属于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而不属于公诉案件的范畴。因此,侵占案件只能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并按自诉案件审理程序进行审理。
刑事诉讼法中证据不足不起诉的影响。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案件时,若发现证据不足或可能存在非法收集证据的情况,可选择要求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经过二次补充侦查后,如仍认为证据不足,将做出不起诉决定,涉案人员不会有案底记录,对其个人声誉和未来发展有积极影响。
依法惩治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文章指出要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的行为,根据其危害程度进行处罚。对于特定情况下实施的行为要从重处罚,并加强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协作配合,有效维护公共交通安全秩序。
法院对检察院抗诉的态度。检察机关提出抗诉是履行职责的方式,法院应按照司法程序处理,除非有渎职行为。相关法律规定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的相关条款,明确了抗诉的提出、程序、期限及提交方式等,并规定上级检察院可撤回不适当的抗诉。
《信访条例》中规定的可以信访的内容,包括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对特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建议或意见。同时,也阐述了不属于信访受理范围的事项,如属于人大、法院、检察院职权范围内的事情以及已经通过其他法定途径解决的事情等。此外,文章还提醒了不应去哪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