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拆迁过程中,拆迁方可能会在您不知情的情况下,悄悄将房屋拆除。他们通常会选择您不在家的时候进行拆除,这样成本较低。他们会利用这个时机制造恐慌情绪,从而让您失去对补偿价值的要求。
如果您提前搬家,将会向拆迁方传递一个信息:您没有坚决维护自己权益的决心。一旦拆迁方确认了这一点,他们会直接降低对您的补偿报价。
如果您搬离被拆迁地区,就会失去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拆迁信息的机会。这将使您在拆迁谈判中处于被动地位。
以上几个问题都是您获得合理甚至高额补偿的基础。如果您提前搬家,就等于白白放弃了许多有利因素,实在是可惜。我们在实践中也遇到过这样的案例,拆迁方每天派人在被拆迁企业门口监视,观察每天进出的车辆情况,并通过车轮痕迹判断企业是否已经准备搬家,以调整他们的拆迁策略。
这里的“不抵抗”并不是指在拆迁中逆来顺受,缺乏斗争的勇气。而是指不要盲目、无意义地进行抵抗。个人的无组织、无计划的抵抗和暴力抵抗只是个人英雄主义的表现,并不是追求利益的最佳方式。因此,当拆迁方或出租方要求您及时搬家或侵犯您的经营场所时,请您冷静下来,不要轻举妄动,避免无谓的抵抗。这样做不仅不能挫败对方,反而会给自己带来伤害。遇到这种情况,您应该第一时间减少损失,寻求保护,必要时可以报警或提前进行相关法律程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拆迁过程中,既存在民事法律关系,也存在行政法律关系。拆迁方可能会多次向您送达相关资料和文件。在您没有确认所接收材料的内容以及签字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之前,请不要轻易在这些材料上签字。例如,拆迁方送达给您评估报告,如果您没有仔细阅读并核实其中的具体内容就进行签字,那么评估程序对您来说就已经生效了。一旦签字后再去质疑评估内容的缺漏、面积不符等问题就会非常困难。此外,拆迁方还会根据您对评估报告的签字确认来申请裁决或征收补偿决定,从而对您做出极低的补偿。如果您是承租方,在没有仔细阅读出租方送达的法律文件就进行签字,后果可能更为严重。因此,在拆迁过程中,我们建议接收拆迁方送来的材料,但不要随意签字,不给对方留下任何空隙。
经历过拆迁的被拆迁企业都知道,拆迁方往往在第一次见面后,向您介绍完本次拆迁项目的相关政策后就会问您:“您想要多少钱呢?给我们说说,我们好为您争取。”有些被拆迁企业会上当,简单地将自己的价位报给对方。如果您认为拆迁方是在与您讨价还价,那么您就大错特错了。拆迁方并不会就您的报价与您进行实质性的谈判,即使您的报价非常低,拆迁方也会声称超出政策范围,很难实现。
拆迁方询问您的报价是为了了解您的心理价位,从而根据您的报价制定所谓的应对策略。多年的维权经验告诉我们,报价必须把握时机和火候,必须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才能报价。否则,报价过高或过低都会使您处于被动地位。
只有把握合适的时机才能避免因报价过低而后悔,也不会因报价过高而被拆迁方提前盯上,从而能够在安全范围内从容争取最大利益。
拆迁补偿的法律概念、法律依据、补偿方式以及相关的计算方式。拆迁补偿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进行,包括货币补偿、产权置换和结合型补偿。新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拆迁补偿进入民主化、多元化新时代,并引入了二次征询和申请评估复核制度。拆迁补偿计算涉及房
动迁过程中缺乏土地使用证的解决方法,包括配套商品房的产权归属和交易问题,个人房产开发中的替换房屋的土地证办理流程。同时介绍了房屋拆迁补偿的三种方式:产权调换、作价补偿以及两者的结合方式。
中国关于违法建筑是否可以强拆的问题。文中指出,根据我国的建筑法规,违章建筑是可以强拆的。相关部门在接到报告后会进行勘查,并依法律程序进行处理。同时,文章也探讨了违章建筑的认定和拆迁补偿问题,涉及区分违法建筑与违章建筑、不同违章建筑的情况以及土地使用权
遭遇冒充好友诈骗时的报警方式及相关的法律规定。报警可通过公安机关或电话进行,若达到诈骗罪立案标准,公安机关会立案侦查并采取措施追回损失。文章还介绍了电信诈骗的立案标准、从重处罚情形以及诈骗罪的法律规定。遇到此类情况,建议及时报警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