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合同下载 > 劳动人事 > 培训协议 > 机动车驾驶培训合同范本

机动车驾驶培训合同范本

时间:2023-09-15 浏览:43次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甲方(培训机构名称):

法定代表人:

报名地点:

联系电话:

 

乙方(学员):

学员身份证号:

学员单位:

 

为维护甲乙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道路运输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公平、自愿的基础上,双方就机动车驾驶培训达成如下协议:

一、培训内容

乙方申报培训准驾车型为:____________,甲方在乙方完成报名、缴费手续后,按照乙方申报的准驾车型提供驾驶员理论及实操培训服务。

二、甲方义务

1.甲方在乙方办理报名手续及签订本合同前应向乙方出示《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收费许可证》及工商部门发放的《营业执照》,如实向乙方说明本校的基本情况,并按照交通部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向乙方提供机动车驾驶培训服务。

2.甲方向乙方提供的教练员须持有交通部门颁发的教员《准教证》,教练车须在交通部门注册登记。

3.甲方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制定教学计划,每一培训阶段结束后书面告知乙方下阶段教学安排;甲方教练员每次培训结束后如实填写《广州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日志》不得弄虚作假,否则承担法律责任;除双方另有书面约定外,甲方安排实操培训时每班不能同时预约超过核载人数使用同一辆教练车进行培训。

三、乙方义务

1.乙方入学后,应配合甲方按照教学大纲完成培训计划,认真学习,服从教员指导,保证完成课目训练,服从学校管理,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达到交通部门所规定的培训学时;

2.按照本合同附件的约定,按时向甲方交付培训费用及相关费用;乙方如果考试不合格需参加补考,乙方按考试部门规定的金额的要求需另交与补考相关的费用,并由甲方按本合同第五条第1款的约定向乙方出具相关票据;

3.乙方报名申请培训时提供的证件及相关信息必须真实有效,如在各科考试过程中,因乙方提交的证件或信息有失真实造成的损失,由乙方承担相应的责任;

4.乙方因违反相应法律法规或因拒不服从教练员指导而给甲方造成损失的,应由乙方赔偿经济损失,并对其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四、甲乙双方的权利

1.如有一方未遵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要求的培训学时,另一方有权拒绝在《教学日志》、《培训记录》上签字。

2.乙方未按照甲方通知的时间参加培训或考试,超出驾驶技能证明有效期仍未取得驾驶证的,甲方有权不予退费;如未超出驾驶技能证明有效期的,可以由甲方安排乙方继续参加培训、考试。

五、特别约定

1.本合同签订后,甲方一次性收取费用______元,包括所有报名费、培训费及理论、场地驾驶、路面驾驶考试的报考费及相关费用(见附件)。同时,针对以上发生的费用,甲方须向乙方开具发票或出具有效收费凭证。

2.除本条第一款外,甲方教练员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收取乙方钱物或要求乙方宴请及提供消费性娱乐活动。

3.甲方必须严格按照交通部门规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对学员进行培训,为乙方提供符合行业管理部门要求的理论教材、培训教员、培训场所,安排乙方到公安部门规定的路段训练。除双方约定外,甲方提供的培训车辆应为符合公安考试部门规定并审验合格的教练车;甲方必须保证学时及教学质量,甲方不得降低对乙方的培训标准,如因甲方不按照《教学大纲》施教造成乙方不能通过公安部门考核,甲方应免费为乙方、提供对应科目的重新培训及补考,并承担有关合理费用;由于甲方教学不规范,给乙方或第三人造成人身、财产或其他损失的,应由甲方赔偿经济损失,并对其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建筑工地拖欠农民工资的法律处理方式

    建筑工地拖欠农民工资的法律处理方式。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时,劳动行政部门有权采取相应措施。农民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维权,如协商、投诉、仲裁和诉讼等,并可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 工伤十级私了赔偿金额的合理性

    工伤十级私了赔偿金额的合理性问题。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解释,工伤十级伤残的职工可以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等待遇。私了赔偿金额没有具体标准,建议当事人委托律师协商以确保合理赔偿。

  • 劳动法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

  •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隐患和风险

    未签订劳动合同可能产生的法律隐患和风险。包括用人单位需承担的社会保险费用、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时的经济补偿金问题、员工失业损失赔偿问题、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责任问题、试用期不合格员工的处理、商业秘密保护问题以及单位因未签订劳动合同造成员工损失需承担的责任

  • 工伤-脑震荡的伤残评定及程序
  • 什么情形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
  • 不胜任工作的认定及法律要求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