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符合条件,案件到了检察院同样可以办理取保候审。如果案件移送到检察院是为了批准逮捕,检察院在证据不足、事实不清或情节轻微不需要批准逮捕的情况下,可以不批准逮捕。此时,公安局可以办理取保候审。一旦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后,继续移送检察院批准逮捕。
如果检察院作出批准逮捕之后,公安局可以办理取保候审,但是此种情况需要公安局同时告知检察院。如果案件送到检察院是为了提起公诉,那么取保候审的手续就由检察院办理。
审查起诉时,需要对犯罪事实、情节进行清楚的认定。同时,要查明证据是否确实、充分,以及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查明犯罪事实、情节是正确量刑的前提,查明证据是否确实、充分则是正确量刑的依据和基础。在查明犯罪事实和取得确实、充分证据的基础上,应当对犯罪的性质和罪名的认定进行鉴别。犯罪的性质与罪名密不可分,只认定犯罪性质而不认定具体罪名会导致性质难以准确定。因为在同一性质的犯罪中,法律规定了多种罪名。因此,审查犯罪性质与审查具体罪名应当同时进行。
在审查起诉时,需要客观、全面地追诉犯罪。因此,要注意审查是否遗漏了犯罪嫌疑人的罪行以及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要查清案件的全部犯罪事实,就必须查清犯罪嫌疑人的全部罪行,对于共同犯罪案件,要查获所有实施犯罪的人。例如,在审查盗窃、诈骗、走私案件时,要注意追查销赃犯和包庇、窝藏犯,对于已构成窝赃、销赃罪的,也应对窝赃、销赃者一并提起公诉;在审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要注意审查是否有教唆犯;在审查个人犯罪案件时要注意发现团伙犯罪活动;在审查团伙犯罪时更应注意审查是否有漏诉其他犯罪成员。
职务侵占罪的取保候审情形与刑事责任。取保候审针对可能判处管制、拘役等刑罚的犯罪嫌疑人,或羁押期满但案件未结的情形。职务侵占罪刑事责任包括侵占数额较大或巨大的公司财物,将面临有期徒刑和可能并处没收财产。公司法责任涉及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忠实义务和
被取保候审的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是否可以与同案人员联系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被取保候审的人不得与特定人员包括同案人员进行会见或通信。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取保候审保证金数额的确定原则,包括重罪高于轻罪、高收益者高于低收益者以及健康者高于体弱者等原则。
对外国人实施拘留审查的步骤和规定。根据法律规定,当外国人经过盘问仍不能排除嫌疑时,可实施拘留审查,并需出示拘留审查决定书,询问期限不超过二十四小时。拘留审查期限一般不超过三十日,案情复杂可延长至六十日。被拘留审查的外国人应羁押在拘留所或遣返场所。
关于故意伤害罪嫌疑人取保候审一年后的处理方式。我国法律规定,取保候审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期间侦查、起诉和审理工作不能中断。对于到期的情况,应解除取保候审并通知相关人员和单位。办理取保候审的程序包括申请、决定和执行三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