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解散时,股东尚未缴纳的出资是否应作为清算财产
时间:2025-07-05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都知道在公司法修改之后,注册资本的数额和缴纳时间都给予股东自由选择权,但作为股东也应慎重决定注册资本的数额。对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为您具体介绍有关公司解散时,股东尚未缴纳的出资能否应作为清算财产。
公司解散时股东尚未缴纳的出资作为清算财产的法律依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二十二条,公司解散时,股东尚未缴纳的出资应作为清算财产。这包括到期应缴未缴的出资,以及根据公司法第二十六条和第八十条的规定分期缴纳尚未届满缴纳期限的出资。
公司解散时股东尚未缴纳的出资作为清算财产的适用情况
在公司经营陷入困境、解散或被宣告破产时,股东尚未缴纳的出资应作为清算财产。当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债权人可以主张未缴出资的股东,以及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或发起人在未缴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这是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案例分析
在本案中,A公司进入解散程序后,如果A公司的资产不足以清偿B公司的债务,B公司有权主张A公司未缴出资的股东,即甲、乙、丙在为缴出资范围内对其债务承担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公司解散时尚未缴纳的出资应作为清算财产。这一规定保护了债权人的利益,确保他们可以从公司解散时的剩余财产中获得偿付。同时,这也对股东提出了更高的责任要求,督促他们按时履行出资义务。因此,在公司解散时,尚未缴纳的出资应被视为清算财产,以满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企业债权债务在转让中的处理方式
企业债权债务在转让中的处理方式,包括股东出资责任、公司合并时的债权和债务继承,以及债权转让纠纷的管辖问题。对于债权转让,需遵循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及双方协议管辖的原则。
-
技术入股的比例问题
技术入股的比例问题,指出新公司法对此没有明确规定。技术入股是指技术持有人以技术成果作为无形资产出资的行为。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东可以用多种非货币财产出资,包括技术成果。技术入股型公司的组织形式、入股方式和经营活动都有特定内涵,主要依托技术作价入股的
-
股权转让协议
股权转让协议的具体内容。其中,转让方与受让方就某保安公司的股权转让进行了协商,并达成了协议。协议包括股权转让的价格与付款方式,以及相关的保证和风险提示。受让方需审查转让方的股东资格证明,包括公司章程、出资证明、股份证书等。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应特别注意
-
如何理解隐名股东
隐名股东的概念及其相关问题。隐名股东是实际出资但并未进行工商登记和公司内记载的出资人。为保护隐名股东的权利,应采取书面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关系,争取与其他股东及公司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股权代持的知悉和同意,积极参与公司管理并关注显名股东的持股情况。
-
股票能否转变为股权?
-
国企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的条件
-
隐形股东有权参与公司的管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