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解散时,股东尚未缴纳的出资是否应作为清算财产
时间:2025-07-05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都知道在公司法修改之后,注册资本的数额和缴纳时间都给予股东自由选择权,但作为股东也应慎重决定注册资本的数额。对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为您具体介绍有关公司解散时,股东尚未缴纳的出资能否应作为清算财产。
公司解散时股东尚未缴纳的出资作为清算财产的法律依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二十二条,公司解散时,股东尚未缴纳的出资应作为清算财产。这包括到期应缴未缴的出资,以及根据公司法第二十六条和第八十条的规定分期缴纳尚未届满缴纳期限的出资。
公司解散时股东尚未缴纳的出资作为清算财产的适用情况
在公司经营陷入困境、解散或被宣告破产时,股东尚未缴纳的出资应作为清算财产。当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债权人可以主张未缴出资的股东,以及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或发起人在未缴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这是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案例分析
在本案中,A公司进入解散程序后,如果A公司的资产不足以清偿B公司的债务,B公司有权主张A公司未缴出资的股东,即甲、乙、丙在为缴出资范围内对其债务承担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公司解散时尚未缴纳的出资应作为清算财产。这一规定保护了债权人的利益,确保他们可以从公司解散时的剩余财产中获得偿付。同时,这也对股东提出了更高的责任要求,督促他们按时履行出资义务。因此,在公司解散时,尚未缴纳的出资应被视为清算财产,以满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注销及需要携带的材料
公司注销的含义及条件,以及进行公司注销时需要携带的材料和具体流程。公司注销包括申请注销登记、提交相关材料、解散决议、工商局申请清算备案、办理税务完税证明等步骤。只有经过合法的清算、注销程序,公司才能从法律意义上消灭,免除相关责任。
-
公司解散的认定及其效力
公司解散的事由、特征、程序和效力。公司解散的事由包括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股东会决议解散等。公司解散后法人人格仍存在,但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受限。解散程序包括成立清算组、通知债权人、注销登记和公告公司终止。解散的效力包括停止一切积极活动、成立清算组等
-
公司解散做假账的法律处罚
公司解散因做假账的法律处罚及公司亏本如何解散的问题。对于做假账,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将面临罚款和行政处分等处罚。针对公司亏本解散问题,给出了公司可以解散的多种原因,包括营业期限届满、股东会决议解散、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等。
-
公司司法解散的条件
公司司法解散的条件,包括请求的主体、公司陷入僵局、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及其他途径无法解决公司僵局等方面。请求的主体必须是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主体必须符合条件;公司必须陷入经营管理的严重困难情形才能满足司法解散的条件;解散前需考虑其他途径无法解决
-
我国清算人的资格和组成问题
-
公司解散与注销的区别
-
公司解散之诉的管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