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组织结构 > 董事会 > 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

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

时间:2025-03-05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5533
【渎职犯罪相关法律知识科普】渎职罪中经济损失的界定标准是很复杂的。相信大家对于经济损失内涵的司法分歧及科学界定都不是很了解吧。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说说渎职罪中经济损失的界定标准吧,还有渎职犯罪损失的计算方式。手心律师网小编将在下文中为您详细介绍,欢迎阅读了解。

一、经济损失内涵的司法分歧及科学界定

渎职罪立案标准之一的“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是指与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造成的财产损毁、减少的实际价值;间接经济损失是指由直接经济损失引起和牵连的其他损失,包括失去的利益和为恢复正常活动或挽回损失所支付的各种开支、费用等。

对于经济损失的内涵,司法界主要存在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只有不可挽回的灭失性损失属于经济损失范畴;第二种观点认为只有穷尽手段的经济损失才属于经济损失;第三种观点认为只有物质性损失才为财产损失;第四种观点认为物理性损失及法律性损失都属于直接经济损失。

笔者认为,将直接经济损失定义为“指与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而造成的财产权益的损失”更为科学,包括物理性损失和法律性损失。

二、经济损失的计算方式

1. 经济损失的计算期间

关于经济损失的计算时间点,存在多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计算时段应是案发后、立案侦查前;第二种观点认为应以检察机关立案时为准;第三种观点认为计算时段应截止于案件起诉后、法庭开庭审理前;第四种观点认为计算时段应区分立案和定罪量刑阶段。

笔者认同第四种观点,经济损失的计算起点是渎职行为发生的时刻,计算截止时间应区分立案侦查和定罪量刑阶段。

2. 经济损失的扣减及叠加

(1) 经济损失的扣减

经济损失的扣减只能发生在立案侦查前。关于扣减的观点有两种,一种认为凡是检察机关立案前挽回的经济损失都应扣减;另一种观点认为应区分情况,对于存在前案的情况,前案立案后挽回的经济损失不应扣减。

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前案立案后挽回的经济损失应视为追赃行为,不应从渎职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中扣减。

(2) 经济损失的叠加

关于经济损失是否可以叠加,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不宜累计,另一种观点认为可以累计。

笔者认为是否可以累加应该区别对待。对于同种罪不同类别损失,可以累计计算;对于相同主观过错造成的损失,可以累计计算;其他情况的损失不可进行叠加。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国家对于滥用职权可请律师吗

    国家对于滥用职权的案件中当事人可以请律师进行辩护的问题。律师在滥用职权案件中扮演辩护角色,帮助当事人进行无罪或罪轻辩护,并处理相关程序事宜。相关法律知识包括《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规定了滥用职权罪的情形及应予立案的情形。

  • 股份有限公司提交的必要材料

    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登记过程中需要提交的一系列必要材料。包括公司设立登记申请书、代表或代理人证明、会议记录、公司章程等文件,以及发起人的资格证明、验资证明、非货币财产出资证明等。此外,还涉及董事、监事和经理的任职文件、法定代表人任职文件、住所使用证明等。

  • 独立董事制度在美国和中国的发展

    美国和中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发展。美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设立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而中国证监会发布了相关指导意见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代表股东利益和公司利益,有助于公司规范经营和发展。虽然非上市公司仍多采用家族式治理,但越来越多

  • 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

    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立案标准中关于“经济损失”的内涵及计算方式。首先分析了司法界对经济损失的四种观点,并提出科学界定直接经济损失的定义。接着阐述了经济损失的计算期间、计算方式以及经济损失的扣减和叠加原则。对于经济损失的扣减,前案立案后挽回的损失应视为追

  •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 枉法追诉罪的立案标准
  • 未构成犯罪能认定渎职吗
公司组织结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