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夫妻财产 > 夫妻财产协议 > 我国婚姻法中的夫妻财产约定制度

我国婚姻法中的夫妻财产约定制度

时间:2025-05-30 浏览: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8507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夫妻约定财产制度有多种形式,下面将对这些形式进行详细介绍。

一般共同财产制

一般共同财产制是指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夫妻双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全部归夫妻共同所有。在这种制度下,夫妻双方平等地共同享有财产的所有权。

限定共同财产制

限定共同财产制,也称为部分共同财产制,是指夫妻双方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一定范围内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而之外的部分归各自所有。在这种制度下,共有财产的范围完全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

分别所有制

分别所有制是指夫妻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全部归各自所有,并且各自享有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以及处分权利。这种制度旨在保护夫妻双方的独立人格,充分肯定了夫妻是各自不同的独立个体。

夫妻约定财产制度的限制

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了以上三种夫妻财产制度,当事人只能在这些制度中选择其一,超过范围的约定将不被法律承认。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如果当事人作出的财产约定不能被完全归类到这三种类型中的一种,法院往往不会以超越法定范围为由认定其无效。只要约定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序良俗,法院会认定其有效。

然而,目前的夫妻约定财产制度立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现行法律对财产制度的种类限制较多,不完全满足当事人对财产约定多元化的需求。因此,建议完善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度的立法,采用开放式的模式,允许当事人在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自由选择约定财产制的形式。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婚姻法规定了一般共同财产制、限定共同财产制和分别所有制这三种夫妻财产约定制度。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财产制度。然而,如果情况较为复杂,建议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咨询和帮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新婚姻法规定:婚前财产归个人所有

    新婚姻法关于婚前财产归属的规定,包括婚前个人财产、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房屋归属的处理以及父母购置房屋的出资归属等内容。新婚姻法还规定了婚前财产应公证,以减少离婚时的财产纠纷。此外,婚姻法学专家还提出了夫妻财产告知义务和离婚条件的新认定等建议。

  • 涉及财产分割的离婚纠纷案件法院应该如何处理

    法院如何处理涉及财产分割的离婚纠纷案件以及签订婚内财产协议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法院在综合处理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问题时,可针对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处理。签订婚内财产协议时,应注意采用书面形式、明确约定内容、关注继承权约定和避免逃避债务等法律风险。

  • 夫妻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的划分原则

    我国婚姻法中关于夫妻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的划分原则。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工资、奖金、生产收益等,个人财产包括个人婚前财产、因身体受伤获得的费用等。在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下,适用婚姻法相关规定。夫妻可以书面约定财产归属,对外债务也有相应规定。

  • 签订财产协议

    签订财产协议、赠与协议的相关要点和法律规定。财产协议应采取书面形式,只要双方签字即具法律效力;履行协议时,应尽快办理相关手续并约定违约金。赠与合同公证后不可撤销,但赠与人在财产权转移前可撤销赠与,建议约定违约金。未还清房贷的房屋不可加名,加名产权比例

  • 婚前财产的定义和保护
  • 婚内财产协议的公证选择权
  • 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归属问题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