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结婚 > 结婚条件 > 各个少数民族结婚年龄有何不同

各个少数民族结婚年龄有何不同

时间:2024-05-06 浏览:9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947
我国由几十个少数民族构成,在结婚的年龄上各个少数民族之间也有不同的规定。在法律上对于这点又是如何来进行约定的呢?这需要大家有相关的了解,才能清楚法律的规定。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各个少数民族结婚年龄的差异

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

根据198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男性结婚年龄不得早于22周岁,女性结婚年龄不得早于20周岁。该法还鼓励晚婚晚育。然而,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婚姻习惯的特殊情况,该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该法原则,并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某些变通的或补充的规定。

1994年《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

1994年2月,民政部发布了《婚姻登记管理条例》,该条例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条例原则,并结合各地民族婚姻登记管理的具体情况,制定变通的或补充的规定。因此,各自治地方相继出台了各种补充规定。根据各地现有的补充规定或变通规定来看,各自治地方均规定男性结婚年龄不得早于20周岁,女性结婚年龄不得早于18周岁。然而,各自治地方的有关规定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结婚年龄和晚婚的补充规定

多数自治地方的补充规定既规定了结婚年龄,又明确提倡晚婚。

第二类:仅规定结婚年龄

某些地方仅规定了结婚年龄,而没有明确提出晚婚的要求。例如,1989年施行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结婚年龄变通规定》只规定了婚龄。

第三类:禁止早婚的补充规定

某些地方没有明确提倡晚婚,但针对本民族、本地方的习俗,明文禁止早婚。例如,1988年10月第二次修正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补充规定》规定:少数民族公民的结婚年龄,男性不得早于20周岁,女性不得早于18周岁;禁止未达结婚年龄的男女预先订婚。

第四类:区别对待的补充规定

某些地方考虑到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对少数民族和汉族的结婚年龄采取了区别对待的办法。例如,1988年修改过的《内蒙古自治区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补充规定》规定: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男性结婚年龄不得早于20周岁,女性结婚年龄不得早于18周岁。而对于汉族和蒙古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婚姻,汉族一方的年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执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