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协议书的内容必须在不违反公共秩序善良风俗的前提下才具有法律效力。一般情况下,协议书内容会约定家务分工、生活费用分配、自由处分财产等事项。有些人甚至会在协议中约定,如果对方发生外遇就要支付一定金额的罚款等。然而,如果协议内容涉及“离婚”,比如规定“双方中若有一方发生外遇或家庭暴力就要无条件离婚”,或者约定离婚后的赡养费支付和子女监护权归属等事项,法官通常会判定该协议无效。判定无效的原因是,我国法律普遍认为婚姻应该维持长久,离婚不应被用来作为协议内容的依据。
签订婚前协议书后,双方应当各自保留正本一份,并最好进行公证,然后交由第三方保管以增加安全性。然而,即使经过上述流程,婚前协议书并没有直接强制执行的效力。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事实上,新人们不必过于纠结是否要签订婚前协议书。婚前协议书可以为双方在基本问题上提供一定的保障,但更重要的是,新婚夫妻应该共同努力经营婚姻生活。如果真的无法继续生活在一起,双方都应该以和平的心态解决后续问题。这种心态比婚前协议书更为重要。
一些另类“婚前协议”中并没有包含普通协议中常见的婚前财产公证等条款,而是包含了一些非常规的条款,如谁负责做饭、谁负责喂狗、夜不归宿需支付“空床费”等。相关法律专家指出,对于包含方方面面的另类“婚前协议”,其中一些明显不符合法律上的公平原则,因此不受法律保护。然而,在不违背国家法律规定、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况下,涉及财产等方面的约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比如,“丈夫夜不归宿,需支付‘空床费’给妻子”、“婚后男方每月上缴部分工资作为生活费用,违反则受到财政惩罚”等,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法律保护的。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离婚案例,其中一方根据“婚前协议”获得赔偿,或者因“婚前协议”引发双方矛盾的情况。因此,新人们在签订这种另类“婚前协议”时最好事先考虑清楚,不要将这种协议视为儿戏。
离婚协议书的内容及法律效力。男女双方因夫妻感情破裂自愿离婚,并就子女抚养、抚养费及探望权、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以及债务的处理等达成一致意见。协议自婚姻登记机关颁发《离婚证》之日起生效,争议解决方式包括协商和起诉。
离婚协议书的法律效力问题。离婚协议书需具备双方具备民事行为能力、自愿签订、内容合法合规、在婚姻登记部门登记等要件才能具有法律效力。此外,协议书还需备案并遵守多项规定。如一方认为协议约定不公平,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撤销。
协议离婚的法律程序及所需满足的条件。首先,夫妻需签订并确认离婚协议书,经过婚姻登记机构确认后具备法律效力。其次,申请离婚登记时,需亲自前往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提交相关证件和证明,并接受审查和调解。最后,协议离婚需满足当事人是合法夫妻、自愿离婚、
男女双方因感情破裂决定离婚的事宜。协议内容包括双方的个人信息、婚姻背景、离婚后子女的抚养问题、财产处理及债权债务等。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协议生效并具备法律效力。今后在履行协议时如有争议,将通过协商或签订补充协议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