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婚姻法》第19条的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这些约定可以确定为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的形式。约定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下,将适用《婚姻法》第17条和第18条的规定。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17条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这些财产包括工资、资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以及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享有平等的处理权。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18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的财产属于夫妻一方的财产:一方婚前的财产、一方因身体受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以及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签订合法婚前财产协议具备以下要件:
婚前财产协议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这意味着协议可以由夫妻双方自行达成,也可以在公证部门的参与下达成。但公证并不是法定必需的程序,只要是夫妻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就不能推翻该婚前财产协议形式上的合法有效性。
婚前财产协议的内容必须合法。根据《婚姻法》第19条的规定,夫妻双方可以约定婚前财产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所得财产。这些财产可以是生活资料或生产资料,有形资产或无形资产。然而,这些财产必须属于夫妻双方所有,而不能是不属于他们两个人的财产、尚未确定是否存在的财产或涉及第三方权属的财产。
因此,签订婚前财产协议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以后可能发生的财产纠纷提供便利。
婚前财产协议具有以下特点:
婚前财产协议的生效条件是夫妻双方签署协议前提下的结婚登记。如果协议签订后,双方因故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分手,则该协议会因生效条件未具备而自动无效。
婚前财产协议充分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协议中对于相关财产权利的取得可以以履行一定义务为对价,也可以设定一个对价条件,充分体现了当事人的财产处置权。
婚前财产协议必须以书面形式约定,根据《婚姻法》的规定,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下,将根据法定财产制确定婚后财产的归属。
为保障婚前财产协议的效力,有以下要求:
婚前财产协议要求明确的意思表述,避免协议理解上的争执。明确的意思表述应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婚前财产范围要明确。虽然婚前财产协议不一定需要列出所有婚前财产,但需要明确特别提出的财产或供婚后分享的财产。此外,应明确有其他财产存在的意思表示。
其次,婚前财产婚后共享的比例要明确。应清楚约定婚后可以与爱人共享的财产内容和共享的比例,避免双方对对方的意思理解产生分歧。
最后,财产描述要明确。财产描述不明确可能导致协议不被确认。例如,对于房产的描述,应准确地描述房屋的地址和产权情况。
婚前财产协议的生效条件应明确约定。一般情况下,协议在结婚登记后生效。另外,应避免约定对非财产所有者不利的条款,以确保协议的有效性。
婚前财产协议应遵循一定的格式,意思的表述清楚,层次分明,避免产生歧义。
婚前财产协议的重要性,强调该协议是保护双方财产权益的法律文件。协议中应明确罗列婚前财产,约定婚后财产的共有方式,并明确特定权益的归属问题。此外,还应规定婚姻关系解体的原因。建议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制定协议,并在制定时寻求律师指导以确保合法性和有效性。
婚前财产协议公证的流程及法律效力。经过公证员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的公证,证明协议双方的行为和协议内容符合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婚前财产协议具有合法性及有效性。
婚前财产公证的详细办证程序。包括准备相关材料如个人身份证明和财产所有权证明等,双方亲自到公证处提出申请并填写申请表格,公证员审查财产协议内容和询问订约情况,最后在公证员监督下签署婚前财产协议书。婚前财产公证有利于明确财产权属和维护双方权益。
江某和赵某的离婚案件。江某提出离婚并申请法院裁决,赵某坚决反对。法院最初判决不准离婚,但双方关系因争吵而恶化。江某再次起诉,要求履行婚前财产协议,赵某不愿放弃所有财产。法院最终判决准许离婚,并依据婚前财产协议进行财产分配。同时,解释了婚姻协议的法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