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还彩礼的证据都有哪些
时间:2024-04-16 浏览:3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订婚之后又退婚或是结婚之后马上离婚,男方觉得自己在这个过程中遭遇太大的损失,比如酒席费、彩礼等等。于是就会要求女方退还彩礼给自己,这时候法律会要求相关证据。那么,退还彩礼的证据都有哪些?手心律师网小编告诉我们要看实际情况。
退还彩礼的证据
证明男女双方谈婚论嫁状态的证据
在彩礼返还纠纷的案件中,首先需要证明男女双方当时正处于谈婚论嫁的状态。以下是一些可以作为证据的内容:
- 双方的短信、微信等通讯工具的聊天记录,反映双方有谈婚论嫁的意向。需要注意的是,谈婚论嫁和谈情说爱是有区别的,单纯的情话表白不能反映双方谈婚论嫁状态。
- 如果短信、微信等聊天记录丢失无法恢复,可以依靠当时双方谈话时涉及婚嫁的录音作为证据。后期对方承认双方关系的录音也可以派上用场。
- 双方之间举行过订婚仪式。
- 双方曾一起拍过婚纱照。需要注意的是,双方共同生活并不必然意味着双方处于谈婚论嫁的状态。
证明己方给付了什么财产的证据
以下是一些可以作为证据的内容:
- 如果是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支付的礼金,需要提供银行转账明细。
- 如果是购买房屋或者车辆作为彩礼,可以提供自己的出资证明。通常情况下,将大额财产登记在他人名下一般都是用来当彩礼。
- 在人情世故中,金银首饰、现金交付一般都没有收据。如果没有他人见证和礼单,只能通过后期录音取证。因此,在下聘礼的时候附上礼单可以有效避免麻烦。
彩礼的地方风俗证明
彩礼是中华民族嫁娶风俗的一部分,各地风俗各有特色,因此证明这是否是当地的风俗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以下是一些可以作为证据的方式:
- 听取当地媒婆、村长、村委会主任等人的意见,他们可以提供关于当地风俗习惯的证言。
- 必要时可以请他们作为证人出庭作证。
返还彩礼诉讼的主体资格
男女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的情况
如果男女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后,一方提起离婚诉讼并要求返还彩礼,以下是相关的主体资格:
- 彩礼的实际给付人和实际收受人为诉讼当事人。
- 男女双方作为彩礼返还的权利人与义务人。
- 如果一方以不是彩礼的实际给付人和收受人为抗辩,拒绝返还彩礼,人民法院不予采信。
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情况
如果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一方提出返还彩礼之诉,以下是相关的主体资格:
- 彩礼的实际给付人和收受人为诉讼当事人。
- 这是因为彩礼的给付人和收受人并不局限于男女双方个人所用,也有可能是女方家庭所用。
- 直接列彩礼的实际给付人和收受人为诉讼当事人,既符合实际的权利义务状态,也能真正解决纠纷。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订婚后退婚的法律注意事项
订婚后退婚的法律注意事项。订婚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不受到法律保护。对于订婚后给对方的金首饰等物品,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解决。女方退婚后,根据法律规定,特定情况下应退还彩礼。女方遇到退婚情况应保持冷静,交流解决问题并尽量减少损失。
-
结婚不到一年离婚是否可要求退还彩礼
汪某与候某结婚不到一年因家庭琐事发生争吵并要求离婚并退还彩礼的案件。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双方分居时间不满法定时间不能认定夫妻感情破裂,且未符合返还彩礼的法定情形,因此不支持汪某离婚及返还彩礼的请求。建议双方加强沟通,互谅互让,尝试修复感情。若半年后夫
-
不退彩礼是否会被判刑
关于不退彩礼是否会被判刑的问题。根据刑法规定,如果女方有能力退还彩礼却拒不执行法院判决,情节严重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处罚。退还彩礼的法律规定包括三种情况会支持返还,包括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办理手续但未共同生活、婚前给付导致生活困难等。而不需要返
-
法律保护范围:退婚和彩礼问题
关于法律保护范围内的退婚和彩礼问题。根据婚姻法规定,订婚不具法律效力,财物问题可协商或诉讼解决。彩礼退还规定在特定情况下支持,如双方未登记、登记后未共同生活、婚前给付导致生活困难等。文章还阐述了婚姻关系的成立特征、结婚条件和禁止条件。
-
离婚财产分割的法律依据
-
订婚后男方提出分手的彩礼要退还吗
-
离婚彩礼钱需要退还吗,法律依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