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被继承人生前未留有合法有效遗嘱的情况下,与被继承人形成实际抚养关系的继子女与被继承人的亲生子女享有同等的继承权,双方均有权依法成为被继承人的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
所谓形成实际抚养关系,是指被继承人(继父或继母)与亲生父母依法办理结婚登记或属于婚姻法司法解释1第五条规定的,具备夫妻权利义务事实婚姻的之时,被继承人的继子女尚未成年,且被继承人帮助其合法配偶抚养教育其继子女,双方则属于形成实际的抚养关系。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父母、配偶、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具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
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
在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有扶养条件和扶养能力,但不履行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应该少分或不分遗产。对被继承人尽了较多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可以多分遗产。丧偶的儿媳对公婆、丧偶的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抚养义务的,有权以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的身份参与遗产的法定程序分割。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的继承人之外的人,可以适当分给其遗产。
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不得相互歧视或虐待,继父母与接收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之间的权利与义务,适用本法(婚姻法)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
如果被继承人生前留有合法有效遗嘱,则以其最后一份合法有效遗嘱作为处置其遗产的依据,由其指定的遗产继承人继承其全部遗产,或者按照其指定的遗产分割执行,由所有其指定继承人继承。
指定继承人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之中的人,也可以是非法定继承人,只要是其真实意思的表示,且被继承人所处分的财产属于其个人合法有效财产,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干预。被继承人也可以将遗产捐献给国家。
遗产继承中的转继承问题。在遗产分割前,继承人离婚后若继承人死亡,应适用转继承制度。案例中的李某用在其父李某余去世后遗产分割前死亡,其女儿李某娟作为转继承人继承了部分遗产。同时,已离婚的陈某世因继承权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仍被认定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
遗产分配权的代理权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继承人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遗产分配权。同时,放弃继承权是继承权人的单方法律行为,可以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表示,但需符合法律规定。书面方式更慎重,有助于稳定遗产再分配。
继承权之丧失的定义,包括继承权绝对丧失和相对丧失两种情况。继承权之丧失是因为继承人犯有罪行或违法行为而取消其继承权。文章还讨论了遗嘱的定义,即自然人生前处分财产及安排事务,并在死亡后产生法律效力的单方民事行为。此外,文章还介绍了继承法中关于继承权丧失
遗产继承的简易程序和法定继承权公证的相关内容。在遗产继承过程中,执法人员需出示合法证件并处理相关材料,备案后当事人可获取遗产。法定继承权公证用于证明法定继承人具有继承权利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继承顺序分为第一顺序和第二顺序,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并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