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被告于2008年12月经人介绍相识恋爱,2009年农历1月,双方按照农村习俗举行订婚仪式,男到女家认亲时给付彩礼现金5000元,并赠予部分衣物及茶食。同年2月双方领取结婚登记手续,婚后双方未举行婚礼亦未同居生活,现原告起诉要求准许原、被告离婚,同时要求被告返还彩礼9250元。
审理中,双方就离婚一事均表示同意,但就彩礼返还问题,不能达成一致,且情绪都很激动。经双方认可的有彩礼金5000元。庭审中,双方先后对彩礼金是否返还、返还多少问题争执不下,经法官庭审调解,被告方表示稍微让步,愿意当庭部分返还,但返还数额原告表示绝对不能接受,因此庭审调解不成,宣布暂休庭。
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已经领取结婚证的夫妻,原则上彩礼不予返还,但若给予彩礼一方确因此导致生活困难的,应予返还。因此对生活困难程度的判定又是本案审理的焦点问题,结合本案事实及相关证据,承办法官与双方各自亲属及村组织取得联系,背对背、面对面对双方进行调解工作,最终双方达成如上调解协议,被告于当庭自动履行完毕。
彩礼的定义和历史背景,包括其在现代互联网语境中的新含义。文章还介绍了关于彩礼的法律规定和返还彩礼的法律依据,包括哪些情况需要返还以及哪些情况不需要返还彩礼。最后强调了婚姻应该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而不是金钱。
订婚后退婚时黄金彩礼的退还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规定,如果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或虽已登记但未共同生活,或者给付彩礼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法院会支持返还彩礼。但已经共同生活的双方,要求返还彩礼将面临困难。此外,文章还
彩礼返还的三种情形和法律根据。第一种是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第二种是虽办理结婚登记但确未共同生活,第三种是婚前给付彩礼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文章还提及了相关法律根据和彩礼纠纷的现状,包括因彩礼引发的法律纠纷和巨额彩礼现象。最后对“生活困难”的理解进行
离婚时哪些情况下彩礼不需要返还的问题。具体包括彩礼已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男女双方已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并共同生活、以及给付彩礼未导致生活困难等情形。同时,文章还提到了相关的法律依据和诉讼时效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