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规定了两种离婚方式,一是登记离婚,二是诉讼离婚。无论哪种方式,夫妻在婚姻存续期间都会有共同财产。离婚后,夫妻的身份关系消失,共同财产也需要进行分割。离婚后财产纠纷可分为登记离婚后财产纠纷和诉讼离婚后财产纠纷。
登记离婚具有与诉讼离婚相等的法律效力,但财产的分割仅体现当事人的意愿。婚姻登记机关对财产分割不进行审查,因此当事人有异议或反悔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提起诉讼。
以下是可以提起财产诉讼的情况:
诉讼离婚后,当事人对已判决的财产有争议,无法再次提起诉讼,以维护判决的严肃性。只能通过申请再审来解决争议。
以下是可以提起财产诉讼的情况:
离婚后财产纠纷实质上是离婚纠纷的延续,仍然受《婚姻法》调整。因此,应适用《婚姻法》中关于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原则。
以下是处理离婚后财产纠纷的原则:
离婚后财产纠纷中的“财产”不仅限于离婚时未处理的财产,也包括在离婚协议中已作处理但后来发生纠纷的财产。
离婚后财产纠纷中的“财产”包括积极财产和消极财产。积极财产包括物品和债权,消极财产主要指债务。
离婚协议生效后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有多份离婚协议且存在矛盾,一般以最后一份协议为准。无论是否在婚姻登记机关备案,均不影响离婚协议的效力,除非经人民法院调解书确认。
离婚协议中约定“各自名下财产归各自所有”,如果离婚后发现协议明确以外的财产,一方要求分割时,必须证明在签订协议时对方隐藏财产的情况,并作出相应的意思表示。
对于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侵占另一方财产的情况,另一方发现后有权在两年内请求再次分割财产。诉讼时效从当事人发现之日起计算。
对于离婚时漏分夫妻共同财产的情况,请求再次分割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从发现或应当发现漏分财产的次日起计算。
对于要求确认财产分割协议效力或对财产分割问题反悔的情况,应在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提起诉讼。
女方已婚男方未婚同居是否构成重婚罪的问题。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这种行为属于重婚行为,触犯刑法。已登记结婚的一方与第三人形成事实婚姻关系,或者事实婚姻关系的一方与第三人登记结婚,前一个婚姻关系的一方可以要求追究重婚罪。同时,未婚同居关系的解除可自行进行,
非婚同居期间的财产分配问题。由于非婚同居关系不受法律保护,双方在非婚同居期间购买的财产分配变得复杂。为此,作者提出了四点建议:缔约约定、保存证据、纪录共同出资和馈赠物品的处理。文章强调保持财产独立性和避免感情冲动的重要性,并提醒读者非婚同居始终无法与
答辩人在离婚纠纷中的答辩状。答辩人指出被答辩人在诉状中没有如实陈述案件事实,提出关于孩子抚养权和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问题。答辩人不同意将孩子交给被答辩人抚养,认为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的成长。同时,答辩人对夫妻共同财产提出异议,要求依法分割商铺
东法民一初字第13319号离婚纠纷案的调解过程与结果。当事人邢某和刘某因婚后性格不合,无法共同生活而选择离婚。在常平法庭进行调解时,双方均表示自愿离婚,没有婚生子女和夫妻共同财产、债权债务问题,诉讼费由原告承担。调解结果根据自愿、合法的原则,可能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