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规定了两种离婚方式,一是登记离婚,二是诉讼离婚。无论哪种方式,夫妻在婚姻存续期间都会有共同财产。离婚后,夫妻的身份关系消失,共同财产也需要进行分割。离婚后财产纠纷可分为登记离婚后财产纠纷和诉讼离婚后财产纠纷。
登记离婚具有与诉讼离婚相等的法律效力,但财产的分割仅体现当事人的意愿。婚姻登记机关对财产分割不进行审查,因此当事人有异议或反悔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提起诉讼。
以下是可以提起财产诉讼的情况:
诉讼离婚后,当事人对已判决的财产有争议,无法再次提起诉讼,以维护判决的严肃性。只能通过申请再审来解决争议。
以下是可以提起财产诉讼的情况:
离婚后财产纠纷实质上是离婚纠纷的延续,仍然受《婚姻法》调整。因此,应适用《婚姻法》中关于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原则。
以下是处理离婚后财产纠纷的原则:
离婚后财产纠纷中的“财产”不仅限于离婚时未处理的财产,也包括在离婚协议中已作处理但后来发生纠纷的财产。
离婚后财产纠纷中的“财产”包括积极财产和消极财产。积极财产包括物品和债权,消极财产主要指债务。
离婚协议生效后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有多份离婚协议且存在矛盾,一般以最后一份协议为准。无论是否在婚姻登记机关备案,均不影响离婚协议的效力,除非经人民法院调解书确认。
离婚协议中约定“各自名下财产归各自所有”,如果离婚后发现协议明确以外的财产,一方要求分割时,必须证明在签订协议时对方隐藏财产的情况,并作出相应的意思表示。
对于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侵占另一方财产的情况,另一方发现后有权在两年内请求再次分割财产。诉讼时效从当事人发现之日起计算。
对于离婚时漏分夫妻共同财产的情况,请求再次分割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从发现或应当发现漏分财产的次日起计算。
对于要求确认财产分割协议效力或对财产分割问题反悔的情况,应在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提起诉讼。
同居子女抚养协议的法律效力及非婚生子女抚养费的标准问题。协议具备合同法规定的要件即具有法律效力。抚养费标准根据是否有固定收入而定,有固定收入的一般按月总收入的20%-30%支付,无固定收入的可根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确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
结婚的条件,包括主体、自愿性、登记手续、实质要件和禁止性要件等。同时,也阐述了婚姻无效或被撤销的效力、夫妻财产关系、离婚的形式和实体要件以及离婚的后果。对于结婚和离婚的相关法律要求,文章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同居解除关系时的财产分割问题。对于非夫妻名义的同居,同居期间的财产按照个人财产或一般共有财产处理;对于夫妻名义的同居,根据不同时间点发生的同居关系以及具体情况按照夫妻共同财产或一般共同处理原则分割;同时,赠与和索要的财物也依据相关法律文件进行处理。法
台湾高等法院审理的一起同居关系案件。黄女士和杨先生同居期间,黄女士照顾杨先生的母亲并在其母去世后操办葬礼。后两人关系破裂,杨先生拒绝支付生活费。法院最终判决杨先生支付黄女士50万元新台币的赡养费。该判决引起社会关注,并开创了台湾司法界承认实质上的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