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名义同居又与他人结婚构成重婚吗
时间:2023-10-09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以夫妻名义同居是否合法
背景信息
1994年5月1号,22岁的王某和青梅竹马的刘某在农村老家举行了隆重的结婚仪式,但没有办理结婚手续。结婚后他们便来到王某父亲居住的城市做起了小生意。一年后,王某的父亲因病去世,老人所有的两套住房平别给了王某兄弟两人。继承房子之后王某夫妻俩花了3万多元钱对房子进行重新装修,之后的9年,他们和儿子一家三口一直居住在这里、生活的还是挺幸福的。可随着时光的推移,王某和妻子刘某分别有了外遇,感情破裂,决定协议离婚。妻子刘某在协议中提出了三个条件:“1、儿子由王某抚养,2、做生意挣的家产各分一半。3、房子由丈夫王某和儿子居住,但是房产作价给自己一半”。王某对于前两条都没有异议,但是对刘某要求分一半房产的要求,坚决不同意。双方因房产分割问题争执不下,于是,今年4月王某到法院起诉离婚。
问题
刘某能不能分得房产的一半?你的观点是什么?
答案
刘某不能分得房产的一半,但是可以得到一定装修费用的补偿。
律师点评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考虑的问题,是王某和刘某之间是否是法律承认的夫妻关系。二人在老家举行了婚礼,也就是说对外人而讲二人是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这个无须特别说明。然而,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登记,取得结婚证才能确立夫妻关系。由于王某和刘某没有办理结婚登记,他们的关系没有被国家机关确立为夫妻关系。因此,在法院处理这类案件时,不能将其视为事实婚姻对待。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婚姻法解释的规定,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应区别对待。在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而在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已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根据这些规定,王某和刘某于1994年5月1日结婚,属于1994年2月1日之后结婚,且未办理结婚登记,因此,法院应解除他们的同居关系,而不是作为事实婚姻处理。在本案中,刘某可以获得对该处房产装修费用的补偿。王某和刘某在装修房屋时共同出资三万元,这笔出资应作为共同共有的财产进行分割。因为这笔出资是二人共同经营生意所得,应当作为共同共有的财产分给刘某一半。此外,即便双方形成法律规定的事实婚姻,刘某认为该处房产应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根据我国《婚姻法》第十七条第四项规定,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属夫妻共同所有,但有特殊规定的除外。而《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继承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属夫妻一方的财产。在本案中,王某父母去世前有遗嘱,明确规定该处房产只归王某所有。因此,即使王某和刘某之间形成了法律规定的夫妻关系,王某继承父母的遗产也只能归夫妻个人所有,不能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女方已婚男方未婚同居是否构成重婚罪
女方已婚男方未婚同居是否构成重婚罪的问题。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这种行为属于重婚行为,触犯刑法。已登记结婚的一方与第三人形成事实婚姻关系,或者事实婚姻关系的一方与第三人登记结婚,前一个婚姻关系的一方可以要求追究重婚罪。同时,未婚同居关系的解除可自行进行,
-
财产分配问题与非法同居关系
非婚同居期间的财产分配问题。由于非婚同居关系不受法律保护,双方在非婚同居期间购买的财产分配变得复杂。为此,作者提出了四点建议:缔约约定、保存证据、纪录共同出资和馈赠物品的处理。文章强调保持财产独立性和避免感情冲动的重要性,并提醒读者非婚同居始终无法与
-
关于同居期间子女基本情况的证据
-
同居情形下房产归属的法律处理方法
同居情形下房产归属的法律处理方法。对于男女双方在同居期间共同出资购买的房产,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因此需要根据购房原因和出资比例,以公平为原则进行房产分割。通常视为共同财产,除非双方有其他约定。通过收集证据、考虑购房原因和出资比例,可以合理、公平地解决同
-
自愿离婚协议范本:
-
如何办理异地的离婚手续
-
离婚需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