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某和李某是夫妻关系,育有四个子女:姚甲、姚乙、姚丙、姚丁。在重庆万盛某社修建了一座农房。姚某、李某分别于2002年6月、2003年6月去世。
2005年3月1日,原告姚甲与被告姚乙签订了一份供养协议。
协议约定:双方兄妹共四人,其父母分别于2002年、2003年去世,姐妹姚甲、姚丙、姚丁在父母生前分别出嫁。其兄姚乙因年幼时致残,独居生活一段时间,并对父母遗留的房产进行维修、改造、管理、居住。现经兄妹四人协商一致,父母房屋遗产由姚甲继承,姚乙、姚丁、姚丙主动放弃父母房产继承权,并由姚甲负责姚乙晚年的生活起居及其后事安排。
兄妹四人以订立遗赠扶养协议的方式,约定将父母的遗产归一人所有,并由该人负责残疾兄弟的生养和死葬。然而,后来兄妹三人翻悔,扶养人起诉请求按照遗赠扶养协议将父母遗产归其所有。
兄妹间签订的遗赠扶养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扶养协议是由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社会组织与被供养人签订的。而在本案中,兄妹四人具有法定的扶养牵连关系,因此不符合签订遗赠扶养协议的适格主体条件。因此,请求按照遗赠扶养协议分得父母全部遗产的请求不能得到法院的支持。
原告有权要求按照法定继承处理,被告姚丙、姚丁也要求按照法定继承处理。另外,该房屋已涉及拆迁安置,需要明确继承人及其继承份额。因此,根据情况,本案应当按照法定继承处理为妥。
考虑到姚乙身体有残疾,未结婚且无子女,并对父母房屋进行维修、改造、管理的实际情况,分配遗产时应适当给予姚乙更多的份额。
小孩划车报警的处理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小孩划花他人车辆属于破坏财产行为,车主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会受理并依法处理。对于未成年造成他人财产损害的情况,根据其民事行为能力,由本人或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夫妻离婚后,未成年子女侵
无法定继承人但对被继承人在物质、生活和精神方面尽了主要扶养义务的继承问题。根据《继承法》规定,可以分给这类人适当的遗产。包括在物质上给予较大帮助、在生活上进行主要照料和精神上的抚慰。只有综合考虑这些方面,才能认定继承人是否尽了较多扶养义务。
问题一:叶老汉生前所立遗嘱是否有效?叶老汉的三间房屋应归谁所有?
叶老汉遗产的继承问题。关于遗嘱的效力,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高于遗嘱。叶老汉的遗嘱中关于三间房屋的处分无效,其他部分仍有效。叶伟应享有对三间房屋的继承权。关于存款继承,叶伟应继承部分存款,剩余存款应按法定继承处理。对于债务处理,应根据继承法规定清偿税款和
办理遗赠扶养协议公证时,双方应具备的条件及协议的相关法律规定。遗赠方需有可处分赠与的财产,扶养人应有扶养能力,且必须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或集体组织。若扶养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扶养义务,遗赠方有权在生前取消或修改遗赠承诺。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是遗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