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产分割协议中,有时会约定将一方名下的婚前房产等不动产约定为婚后共有,但实际上并没有办理产权更名手续。当最终发生争议时,这样的约定同样无法得到确认。
“谁提离婚,谁便净身出户”往往会成为婚内财产协议中的恩爱信诺。然而,此类约定往往会被认为限制离婚自由权,而被认定为无效。
1. 对子女的抚养义务免除:抚育子女是父母的一项天职,不得因任何事由予以免除。虽然婚内财产协议中可能存在“不愿要孩子,谁要孩子谁承担孩子的一切抚育费用”的条款,但当承诺全额承担孩子抚育费的一方经济上陷于困顿时,另一方显然有共同承担的义务。
2. 对第三者的债务由一方承担: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形成的债务一般会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在婚内财产协议中,可以约定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由其本人承担。然而,这类各自债务各自承担的约定只有在有证据证明债权人知道该约定时才有效。否则,债权人可要求夫妻俩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3. 对夫妻间扶助义务免除:婚内财产协议中,约定各自财产归各自所有,并不能因此而免除夫妻间的扶助义务。对于家庭生活的开支,有些是无法预见的,若协议上没有约定,显然应由双方共同承担。更需注意的是,各自财产归各自所有,并不能因此而免除夫妻间的扶助义务,因一方患病等需要救治时,另一方应积极地承担。
离婚时房贷增值部分的分割法律规定。当双方对房产价值和归属无法达成协议时,法院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包括竞价、评估机构按市场价评估、拍卖等方式。对于尚未完全取得所有权的房产,法院根据当事人申请判决其使用,而非归属。协议离婚中的财产分割问题,应适用司法
夫妻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新婚姻法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获得的财产属于共同所有,但婚前财产、因身体伤害获得的医疗费等属于个人财产。离婚时,夫妻财产可以通过协议处理,如无法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将根据财产情况以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为原则进行判决。同时,允
离婚协议书的相关内容。离婚协议书在民政局登记备案后具有长期有效性,只要双方未变更协议,就一直有效。协议书的生效需以书面形式存在,经夫妻双方当事人签字,并经过法庭或婚姻登记管理部门认可。离婚协议书涉及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必须明确记载双方真实意愿及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的法律含义。协议需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并在民政局领取结婚证后生效。对于协议离婚中涉及财产分割争议,应适用司法解释二的相关规定。一方隐藏、转移、变卖财产的行为,在协议离婚中不适用“两年”的诉讼时效规定,男女双方一年内对财产分割问题反悔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