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结婚 > 婚前婚后协议 > 常见误区:财产分割协议中的限制和效力

常见误区:财产分割协议中的限制和效力

时间:2025-05-20 浏览: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95529

一、财产归子女和不动产产权变更

在财产分割协议中,有时会约定将一方名下的婚前房产等不动产约定为婚后共有,但实际上并没有办理产权更名手续。当最终发生争议时,这样的约定同样无法得到确认。

二、“谁提离婚谁无财产”限制

“谁提离婚,谁便净身出户”往往会成为婚内财产协议中的恩爱信诺。然而,此类约定往往会被认为限制离婚自由权,而被认定为无效。

三、财产分割协议三类效力限制

1. 对子女的抚养义务免除:抚育子女是父母的一项天职,不得因任何事由予以免除。虽然婚内财产协议中可能存在“不愿要孩子,谁要孩子谁承担孩子的一切抚育费用”的条款,但当承诺全额承担孩子抚育费的一方经济上陷于困顿时,另一方显然有共同承担的义务。

2. 对第三者的债务由一方承担: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形成的债务一般会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在婚内财产协议中,可以约定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由其本人承担。然而,这类各自债务各自承担的约定只有在有证据证明债权人知道该约定时才有效。否则,债权人可要求夫妻俩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3. 对夫妻间扶助义务免除:婚内财产协议中,约定各自财产归各自所有,并不能因此而免除夫妻间的扶助义务。对于家庭生活的开支,有些是无法预见的,若协议上没有约定,显然应由双方共同承担。更需注意的是,各自财产归各自所有,并不能因此而免除夫妻间的扶助义务,因一方患病等需要救治时,另一方应积极地承担。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婚前财产协议和婚后财产协议的要素

    婚前财产协议和婚后财产协议的要素。这些协议必须基于双方自愿,不得存在欺诈、隐瞒等情形,协议对象必须是夫妻共同财产。协议内容必须合法,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伦理。为确保协议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建议请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财产协议。

  • 婚前协议公证的程序和要求

    婚前协议公证的程序和要求。首先介绍了准备材料的具体内容,包括个人身份证明、财产所有权证明和协议书等。接着详述了申请公证的步骤,包括提出公证申请、公证员审查、签名确认等。最后指出公证并非必需,只要协议内容合法、自愿签订并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协议即可

  • 离婚协议

    男女双方自愿离婚,达成一系列协议内容的情况。女方净身出户,儿子由男方抚养并随其生活,抚养费由女方负责。夫妻共同财产处理包括房屋和车辆归男方所有,并需办理相关手续。双方确认无共同债务,任何一方有隐瞒财产将承担法律责任。男方因生活困难和经济损害需支付补偿

  • 免除子女抚养义务

    关于免除子女抚养义务的相关问题,包括在婚内财产协议中排除子女抚养责任的约定效力及共同承担抚养义务的情况。此外,文章还涉及夫妻间各自承担个人对外债务和免除夫妻间扶助义务的讨论,指出约定应合理且符合法律要求,以保障双方权益。

  • 网友咨询:净身出户了还需要支付孩子的抚养费吗?
  • 婚前财产协议
  • 离婚协议中的子女抚养费支付问题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