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婚姻法》(修正案)第33条的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时,必须得到军人的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情况除外。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在1984年发布的《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9条中规定,当军人不同意离婚时,应该教育原告珍惜与军人的夫妻关系,尽量调解和好或判决不准离婚。
我国婚姻法对军婚进行特殊保护,这是因为人民军队肩负着保护国家安全、保卫社会主义建设的神圣职责。保护现役军人的婚姻,是我国婚姻立法的传统,也符合国家与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规定有利于维护军队秩序和军心稳定,同时也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军人的特别关怀。
现役军人是指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服现役、具有军籍的干部与战士,包括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干部与战士。在军队工作未取得军籍的职工和其他人员以及退役、复员和转业人员不属于现役军人的范围。
现役军人的配偶提出离婚,指的是非军人配偶向现役军人提出离婚的情况。如果双方都是现役军人,或者现役军人向非军人配偶提出离婚,则不适用该条规定。
当现役军人的配偶提出离婚,而现役军人本人不同意时,人民法院应与有关部门合作,对军人配偶进行一定的说服教育,积极改善夫妻关系,判决不准离婚。
需要强调的是,该规定是有前提的,不能将其理解为只要现役军人不同意离婚,法院无论如何就不能判决离婚。在军人有重大过错的情况下,该规定不适用。根据最高法院2001年12月24日公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3条的规定,“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是指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行为。这一规定有助于保护无过错一方的合法权益,使该规定更具灵活性和科学性。
军婚的特殊保护的法律规定的历史背景、必要性、意义以及具体的法律规定。军婚特殊保护起源于解放战争时期,旨在鼓励军人安心杀敌。虽然进入和平时期引发争议,但多数意见认为仍需要对军婚进行特殊保护,因为军人家庭的维持需要更多努力和艰辛。我国立法中规定了破坏军婚
破坏军婚罪的法律规定、处理原则与情节、危害与重要性,以及定义、适用范围和三种类型。该罪行针对的是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结婚的行为,包括重婚型、同居型和通奸型。破坏军婚罪对军人婚姻和家庭有极大危害,必须依法处理。摘要的主旨在于强调保护军人婚姻
我国婚姻法对军婚的特殊保护规定。针对现役军人的配偶提出离婚的情况,必须得到军人的同意,但军人有重大过错除外。同时,最高法院也强调了保护军婚的重要性并给出了相关注意事项,旨在维护军队秩序和军心稳定,体现国家对军人的特别关怀。
破坏军婚罪的定义及其中的重婚行为的认定。该罪行主要指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结婚或同居的行为。对于重婚行为,包括骗取结婚登记、长期同居及通奸等情形。军婚受到国家法律的重点保护,破坏军人家庭婚姻关系将受到刑法的严厉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