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裁量收缩论是指在一定情况下,行政主体的裁量范围被缩小,必须作出裁量决定,甚至只能作出某一种决定,否则就构成裁量的瑕疵。这一理论要求将裁量权限规定义务规定化、羁束化,以避免行政主体滥用裁量权。
决定裁量的收缩是指决定是否采取行动的裁量权被限制,甚至没有裁量的余地,或者必须采取行动,或者必须不得采取行动。这种情况下,行政裁量收缩至零,即只有一个决定是合法的。
选择裁量的收缩是指在决定采取行动之后,对于措施、程序、时间、人员等问题上的裁量被限制,甚至只有一个答案是惟一没有瑕疵的选择。这种情况下,行政裁量收缩至零,即只有一个选择决定是合法的。
行政裁量收缩至零的情况是罕见的,但是确实存在。因为现实中存在着各种可能性,所以完全没有选择的情况很少见。然而,由于人们的认识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局限,可能只有某一个决定被认为是适当的,所以仍然存在收缩至零的可能。
在行政裁量收缩与行政不作为的关系上,可以说行政裁量不当收缩是行政不作为违法的判断标准。如果行政主体违反了行政裁量收缩的要求,可能表现为没有作出裁量决定,这时就是行政不作为。然而,这种说法只在一定程度上成立。有时候,根据行政裁量收缩的要求,行政主体可能只能作出某一种选择,但却选择了其他的裁量决定。这种情况下,违反了行政裁量收缩的要求,但并非行政不作为的问题,而是行政作为的违法问题。因此,在决定裁量上,行政裁量不当收缩是行政不作为违法的判断标准;而在选择裁量上,行政裁量收缩则是行政作为违法的判断标准。
农民朋友遭遇“以租代征”后的维权方式。文章指出,如果与政府部门签订了无效的土地租赁合同,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确认其无效并要求返还土地。若被政府部门强行占地,可提起行政诉讼。文章还阐述了行政侵权的定义和性质,并通过案例分析指出占用土地行为属于行政侵权行为
管辖权转移的基本概念和条件,包括制度定义、四个条件以及三种情况。该制度主要针对行政诉讼中的管辖权转移,明确了上级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下级法院审理或自行审理的情形。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取消了从上级法院转移到下级法院的规定,体现了行政诉讼管辖权转移的特殊性
立功表现的定义和法定条件,公安办案不构成立功行为。立功表现包括服刑罪犯的积极行为,如揭发犯罪、制止犯罪活动、生产科研创新等,可作为减刑或行政性奖励的依据。目的是鼓励罪犯积极改造,回归社会。
行政拘留的定义、适用范围及与刑事拘留的期限计算差异。行政拘留是公安机关对违反行政法规的个人实施的短期限制自由的行政处罚。其适用范围是严重违反治安管理但不构成犯罪的情况。关于执行期限的计算,各地公安机关存在不同做法,尚无明确规定。不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