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履行要素 > 我国《合同法》第九十二条规定的后合同义务

我国《合同法》第九十二条规定的后合同义务

时间:2025-03-03 浏览:3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2682
签订合同后就要根据合同的约定履行相关的义务,这个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实际中有不按照合同约定履行的情况,您可以根据相关的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那么,合同后义务的规定是如何的?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后合同义务的概念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九十二条规定,后合同义务是指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履行一些必要的附随义务。尽管当事人之间不再承担合同义务,但根据交易习惯,他们仍然应当承担通知、协助和保密等义务。

二、诚实信用原则和交易习惯

诚实信用原则是指在从事民事活动时,民事主体应当诚实守信,以善意的方式履行义务,不得滥用权利或规避法律和合同中的义务。诚实信用原则的目的是维持当事人之间和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平衡。交易习惯是指当事人在交易中建立起来的,并被当事人惯常遵守的经常性作法。交易习惯在特定的合同中具有约束力,除非当事人明确表示排除其适用。

三、后合同义务的具体内容

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和交易习惯,当事人在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应当履行以下附随义务:

  1. 通知义务:当事人应当将对方不知悉的与合同有关的情况告知对方,以避免对方的损失。通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和通讯手段的可靠性来确定。
  2. 协助义务:当事人应当积极为对方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方便,以使结算和清算顺利进行。在解除合同的情况下,应当积极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损失。
  3. 保密义务:当事人应当保守在合同订立和履行过程中所知悉的对方的商业秘密。未经许可,不得泄露相关技术数据和资料。

当事人未履行后合同义务将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破坏交易习惯,并给对方当事人带来损害。因此,为了维护当事人的利益,我国《合同法》明确规定了通知、协助和保密等后合同义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法律师探讨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

    合同法律师在合同订立过程中所涉及的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包括诚信缔约义务、告知义务、保密义务以及其他先合同义务。文章详细解析了《合同法》相关规定,特别是在实践中的解释和应用,如“恶意”的界定、告知义务的特殊性和判定因素、商业秘密的保密责任等。同时,也

  • 买卖合同的定义和义务

    买卖合同的基本定义及出卖人的义务。出卖人需交付标的物并转移所有权,交付可以是直接转移占有或将向第三人请求提取标的物的权利转让给买受人。此外,出卖人还需交付与标的物相关的单证和资料。标的物所有权的转移方法依法律规定,动产依交付而转移,不动产及特别规定的

  • 湖南道县人民法院通报一起赡养纠纷案件

    湖南道县一起赡养纠纷案件。老夫妇因长子多年未履行赡养义务而将其告上法庭。法院依法判决长子承担赡养费用,但儿媳不具有法律上的赡养义务。案件引发网友热议,强调子女应履行赡养义务并关注老年人的权益保障。法律依据方面,仅子女及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负有

  • 担保合同的中止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关于担保合同中止条件的相关内容。在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权利中止履行合同,但需要确切证据证明对方存在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丧失商业信誉或其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之一。若无确切证据,当事人需承担违约责任。

  •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解除合同
  • 出卖人的法定义务
  • 封闭空间的遗失物归属的法律判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