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上通行的拖航合同中,对于承拖方是否享有过失免责的问题,存在不同的规定。有些合同规定,承拖方在海上拖航过程中享有与承运人在海上运输过程中相同的免责权利。而其他合同格式,如日本航运交易所的承包式拖航合同和中国**公司的日租式拖航合同,甚至规定了被拖物和第三方遭受的所有损失,无论是由于拖船所有人、拖船船员、拖船上其他工作人员(包括引航员)的过失,还是由于拖航设备的潜在缺陷所致,均由被拖方承担责任。
考虑到各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我国海商法也将承拖方的免责权利作为规范进行规定。根据我国《海商法》第162条的规定,经承拖方证明,被拖方的损失是由以下原因之一所致时,承拖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海商法》中的上述条款属于规范性规定,允许当事人在合同中进行变更。换句话说,上述两项免责规定仅在合同没有约定或没有不同约定时适用。
海上拖航合同的分类及其性质。按起拖地和目的地区分,海上拖航合同分为沿海拖航合同和国际海上拖航合同。按拖航费的计收方式区分,分为日租型海上拖航合同和承包型海上拖航合同。海上拖航合同的标的是被拖物,与海上运输合同有所不同,承拖方只负责提供拖力,并将被拖物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工程日期、质量标准、合同价款金额、工程承包范围和内容以及双方义务与责任等。合同中明确了发包人和承包人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了工程质量标准和承包范围,同时强调了发包人应办理相关许可、批准或备案等法律责任。
海上拖航中的责任划分问题。根据拖航合同中的责任划分条款,责任可按指挥原则和过失原则确定。对于第三方损害,承拖方和被拖方承担连带责任。承拖方的免责事由包括不可抗力或其他双方无法归责的原因导致的合同无法继续履行,以及特定情况下的过失不承担赔偿责任。在不同
海上拖航中的责任划分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承拖方与被拖方之间的责任划分原则,包括指挥原则和过失原则。同时,也讨论了承拖方、被拖方与第三方之间的损害赔偿责任以及承拖方的免责事由。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我国海商法关于承拖方免责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