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当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时,应准予离婚。然而,并非所有要求与下落不明配偶离婚的诉讼都能达到目的,因为人民法院在适用公告离婚时是有条件的。
首先,被告人下落不明必须是真实存在的法律事实。被告人下落不明是指被告人离开最后居住地后杳无音讯或者查无住址,这必须是客观事实,而不是主观臆断,更不能是隐瞒真实情况的虚假情况。原告在向人民法院提出宣告被告人下落不明的诉讼请求时,有义务提供被告下落不明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公安机关或其他机关关于被告人下落不明的书面证明材料。
只有夫妻一方被宣告为失踪人,另一方才能适用公告离婚。被告人下落不明并不必然被依法宣告失踪。根据《民法通则》第二十条的规定,只有满足以下条件,即被告人下落不明满两年,经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发布查找公告(公告期为三个月),仍然杳无音讯的,才能被宣告为失踪人。如果被告人尚未被人民法院宣告为失踪人,原告与被告之间的离婚请求将不会被准予,原告在此期间也暂时不能与他人结婚。
由于被告人下落不明,因此人民法院在向被告人送达起诉书、判决书时需要采用公告方式送达。需要注意的是,公告离婚有两个公告期,无论是人民法院在开庭前向被告送达起诉书,还是人民法院在判决后向被告送达判决书,发布公告的公告期都不能少于60天。对于出国后失踪的被告人,公告的期限还要延长至6个月。
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判决准予离婚的依据并非是夫妻感情确实已破裂,而是夫妻一方被宣告失踪的客观事实,因此无须调解。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一条的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不得申请再审。因此,解除婚姻关系将成为定局,即使被宣告失踪的公民重新出现,也只能撤销宣告失踪的判决,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是不能改变的。
公告离婚是指人民法院通过发布公告的方式解除当事人婚姻关系的法律制度。实质上,公告离婚仍然是通过诉讼方式解除婚姻关系的一种形式,只不过在向被告人送达起诉书、判决书时,法院采用公告送达方式,因此被称为公告离婚。
同案犯供述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据种类及其法律地位。同案犯供述属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范畴,需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依据。同时,探讨了刑事案件中“另案处理”的适用条件,包括多种情形下的规定和审查监督机制。在实际操作中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解决
中国法律关于离婚后孩子抚养权的问题,特别是在一方再婚的情况下。女方在男方再婚若对子女成长不利,有权协商变更抚养权。若协商无果,可提起诉讼。同时,也讨论了扶养子女的一方再婚后去世,子女抚养权的问题,主要考虑继父母和继子女之间是否形成扶养关系。离婚不会消
被告人郝X被指控犯诈骗罪一案的刑事判决书撰写方式。郝X冒充苹果公司员工,以低于市场价格购买手机为诱饵骗取被害人田×人民币11200元。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郝X有漏罪情况,即之前未判决的诈骗罪。法院最终判决郝X犯诈骗罪,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
监视居住的执行地点、定义和适用条件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对于特定情况可在指定居所执行。监视居住是限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其适用条件包括符合逮捕条件且符合特定情形,如患有严重疾病、怀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