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资料是指以录音、录像、光盘、电影胶片等形式记录的图像和声音,以及电脑存储的数据,用于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视听资料的形式包括录音带、录像带、mp3录音以及手机拍摄等。
无论是录像还是录音,通常都是当事人或其他相关证人的个人陈述。在离婚案件中,这些陈述用于证明当事人的自述。一旦这些陈述被成功录制并反映在录音或录像资料中,当事人要想推翻这些证据就很困难,除非能提供反证。在离婚案件中,一方以录音的形式取得对方自认有第三者行为的证据,这种证据对证明对方违反夫妻忠实义务非常有利。
在婚姻案件中,获取类似证据往往是在对方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否则,当事人就不会透露案件的真实情况。因此,一方当事人想要获取另一方当事人的录音证据,通常需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先确定需要获取的内容,然后再进行录音。
录音或录像证据的获取具有一定的时间性。通常在双方协商阶段获取的证据更真实,双方还能够坦诚地交流,尊重客观事实。等到提起离婚诉讼后再进行录音,多数情况下没有太大的使用价值,因为双方都会有警惕心理,双方各执己见,只会陈述对自己有利的事实和观点,实用性较差。在日常生活和协商阶段进行录音的最大弊端是会伤害感情,任何一方知道对方给自己录音的行为都会极为反感,觉得双方已经失去了信任,没有必要再进行对话,这将影响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事人陈述是指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向法院陈述案件事实的行为。当事人在诉讼中的陈述涉及诉讼请求、反驳对方请求、证据陈述以及其他程序事项等内容。但作为证据的当事人陈述是指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陈述。
当事人陈述与其他证据不同,法院在认定当事人陈述的证据效力时通常需要借助其他证据来证明当事人陈述的真实性。另外,根据民事证据规则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只能提出个人陈述,而不能提出其他相关证据,除非对方当事人认可。由于当事人陈述的证明作用需要借助其他证据,因此当事人陈述的证明力较弱。
二次离婚诉讼的程序,包括起诉阶段、审理阶段和判决阶段。起诉阶段需符合四个条件,提交诉状并注明内容。审理阶段分为准备、调解和开庭审理三个阶段。判决阶段根据庭审情况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则宣判并送达判决书。
关于父母离婚后是否可以改名字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规定,公民可以向派出所申请变更姓名,但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遵守相应的规定。未满十八周岁的人可以由本人或父母申请,而十八周岁以上的人则需要本人申请。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保
离婚调解期限是否计入诉讼期限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规定,离婚调解期限不计入诉讼期限,审理案件的期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文章还介绍了离婚调解的程序和技巧,包括场所选择、保持中立和诚意、找出分歧和争议焦点等。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的相关问题。抚养费标准主要考量子女需求、父母承担能力及当地生活水平。具体数额可协商,如协商不成,可由法院判断。女方不支付孩子费用,男方可提起诉讼并申请强制执行。拒不执行的一方,法院可依法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