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不受理案件的范围及原则
时间:2025-06-03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人民法院并不是所有的案件都会受理的,那么如果法院不受理案件的范围是什么呢?这是困扰大家的一个问题,为了给你解答相关的疑惑,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供您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2条第1项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提起的诉讼。国家行为是指涉及国与国之间关系、国家安全和其他涉及国家重大问题的策略性行为。在我国主要是指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国防部、外交部等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以国家的名义实施的有关国防和外交事务的行为,以及经宪法和法律授权的国家机关宣布紧急状态、实施戒严和总动员等行为。法院只有权审查法律行为,追究因国家行为产生争议的法律责任,而不能追究政治责任。
二、抽象行政行为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2条第2项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提起的诉讼。这些行政法规、规章或者决定、命令是由行政机关根据宪法、法律制定的,人民法院无权确认其是否与更高层次的法律相抵触,也无权判断其是否合法或适当。当事人对这些抽象行政行为有异议时,可向制定机关或其上级行政机关以及同级人大常委会或上级人大常委会提出。
三、内部行政行为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2条第3项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提起的诉讼。这类决定是行政机关管理其内部事务的行政行为,属于行政机关自律权范畴,人民法院对此不能通过审判程序加以干涉。这类行为的监督权,分别由其上一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人事机关行使。
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2条第4项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的诉讼。具体行政行为是指依据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作出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当事人对这些裁决不服时,可向作出最终裁决的行政机关或其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诉。在确定我国行政诉讼管辖的原则时,考虑了人民法院内部的合理分工、便于人民法院及时合法地办理案件、有利于人民法院公正审理行政案件、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等因素。根据不同情况,人民法院会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管辖权。如果您对此还有疑问,欢迎在本网进行律师咨询。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法院审理案件的程序
法院审理案件的程序。包括起诉阶段、受理阶段、开庭阶段和判决阶段。起诉需根据裁决书在15日内提起诉讼。法院审查后应在七日内决定是否受理。案件由审判员或陪审员审理,必须审核诉讼材料、调查收集证据。开庭审理后进行法庭调查、辩论等程序。判决书应在规定时间内发
-
检察官办理刑事案件的配备人员
检察官办理刑事案件时的配备人员问题。根据法律规定,检察官可以配备检察官助理、书记员、司法警察、检察技术人员等检察辅助人员。检察院对于特定类型的刑事案件负责立案侦查,而法院则负责自诉案件的受理。
-
人民法院对起诉书副本的送达
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起诉书副本的送达、开庭时间地点的通知、传唤和通知书的送达、公开审判案件的公告等相关法律规定。法院应在开庭前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人,并在受理公诉案件后的一个月内宣判。如遇特殊情况,审判期限可延长。同时,对于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
-
追加被执行人裁定送达的执行主体
追加被执行人裁定的送达工作由法院执行的相关内容。裁定与判决的区别在于裁定解决程序性问题,而判决解决实体法律关系。裁定依据的法律是民事诉讼法,可以在诉讼任何阶段作出,而判决根据实体法,在案件审理最后阶段作出。裁定的适用范围广泛,包括不予受理、对管辖权有
-
交通事故的民事侵权案件审判程序
-
可撤销婚姻案情叙述
-
军人离婚财产分割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