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父母双方协议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情况下,可以变更孩子的抚养权。因此,在协议离婚后,双方可以协商变更抚养权。
根据《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以下规定适用:
离婚后,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或者子女要求增加抚育费的,应另行起诉。
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情形包括:
(1) 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2) 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
(3) 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且该方有抚养能力的;
(4) 存在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的。
父母双方协议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应予准许。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变更孩子抚养权,都需要法院的认可:
(1) 双方协议变更:父母双方可以私下协商变更子女抚养权,只要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和保障子女合法权益,然后请求法院予以变更。
(2) 一方起诉变更:如果协商不成,一方可以通过起诉方式要求变更。
(1) 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起诉:离婚后,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或者子女长到有识别能力时主动提出与另一方一起生活时,应另行起诉。因为该请求不涉及原离婚案件,不是对原离婚案件子女抚养问题的判决、调解协议的纠正,而是出现了处理原离婚案件当时不存在的子女抚养方面的新情况,所以,应当作新的案件另行起诉。
(2) 支持变更抚养关系的法定事由:具体的法定事由即上述的四点情形,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有上述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3) 准许协议变更抚养关系:无论是协议离婚还是判决离婚后,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并非一定要向法院起诉。双方当事人达成了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协议,只要没有违法事项和对子女成长不利的问题,应予准许。
协议离婚的法律优势和缺点。协议离婚具有时间短、费用低、压力小的优势,但存在法律风险、适用范围有限以及缺乏强制执行力的缺点。协议离婚适用于达成一致意见且无分歧的夫妻,但需注意离婚协议书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且不具备强制执行力。
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口头协议在法律上是有效的合同形式之一,但需要有其他证据来佐证其内容。只要口头协议满足一定条件,如内容合法、协议订立手段正当、双方非恶意串通等,就具有法律效力并受法律保护。
离婚协议书的起草方式,包括自行拟定和领取民政部门提供的格式文本。离婚协议书涉及财产和孩子抚养等重要事项,需双方当事人认真对待。离婚协议书必须以书面形式存在,经签字并经过法律认可后具有法定效力。主要内容包含双方同意解除婚姻关系、子女抚养权、抚养费、财产
夫妻离婚后关于抚养费的问题。对于未支付抚养费的情况,没有明确规定可以提起多少次诉讼,但当事人可以在对方未按规定支付时提起诉讼并申请强制执行。根据离婚协议,另一方可以起诉被告并申请先予执行。法律规定离婚后一方需承担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具体费用和期限由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