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人身权侵权 > 个人信息泄露是否构成违法行为,泄露多少条信息构成犯罪

个人信息泄露是否构成违法行为,泄露多少条信息构成犯罪

时间:2025-04-05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8334

个人信息泄露的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9条的规定,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在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时,必须严格保密,并采取必要的技术和其他措施确保信息安全,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或丢失。在发生或可能发生信息泄露或丢失的情况下,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情况下,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解读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收集和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规定非常严格。收集和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符合正当性、必要性、明示性、经本人同意性、严格保密性和法律责任承担性的原则。这是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一大突破。在购房和租赁过程中,如果个人信息泄露,购房人、业主和租房人有权要求经营者采取补救措施。

个人信息泄露的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入罪要件是“情节严重”。最近发布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了违法所得超过5000元等十项认定标准来判断“情节严重”。

不同类型个人信息的数量标准

根据司法解释,针对不同类型的个人信息,设置了不同的数量标准。对于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和财产信息等重要信息,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50条以上即构成“情节严重”。对于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和交易信息等可能影响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信息,标准为500条以上。对于其他个人信息,标准为5000条以上。根据以上规定,个人信息泄露是违法行为,根据泄露的信息数量和类型,可能构成刑事犯罪。消费者在面临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下,有权要求经营者采取补救措施,并可以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名誉侵权案件中的证据要求

    名誉侵权案件中的证据要求及确定名誉侵权责任的要素。涉及侵权事实的证据包括文字、音像制品、口头及其他形式的侵权证据,侵权后果的证据需证明直接经济损失及精神损失。法人需提交资格证明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委托代理诉讼需授权委托书。确定名誉侵权责任考虑主观过

  • 网络犯罪的法律规定

    网络犯罪的法律规定。新刑法对网络犯罪行为的认定和处罚做出了明确规定,包括设立违法网站、发布违法犯罪信息、为犯罪提供技术支持和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等行为。对于情节严重的行为,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同时,对于网络犯罪的举证困难问题,被害

  • 人身权属于侵权责任范围吗?

    人身权是否属于侵权责任范围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侵害民事权益的行为包括人身权益的侵害,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文章详细阐述了人身损害赔偿范围,包括医疗期间产生的费用、因残疾产生的费用以及因受害人死亡产生的费用等。同时,提到了最新资

  • 医疗机构泄露隐私的法律责任

    医疗机构泄露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负有保密患者隐私的义务,若泄露隐私导致患者受损,医疗机构需承担侵权责任。同时,法律规定了不必要的检查行为及干扰医疗秩序的行为也应承担法律责任。

  • 公安机关隐瞒信访事项的处理方式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公安机关查找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信息工作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