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01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约定婚姻财产的归属。这包括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夫妻可以约定将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根据网友提问,他们在结婚时签署了一份忠诚协议,约定一方违反忠诚义务时必须离婚,婚生子由无过错方抚养,过错方丧失监护权。律师回答称,该忠诚协议的约定违反了婚姻法的规定。婚姻关系不能受合同法约束,该约定违背了离婚自由原则。此外,离婚并不意味着父母一方丧失对子女的监护权,监护权是法定权利,不因离婚而丧失,也不能通过协议约定排除。抚养权的确定是根据双方协商、孩子意愿、双方经济条件等综合情况进行的,也可以进行变更。
目前,忠诚协议的效力在法学界尚存争议。如果个人确实认为需要一份忠诚协议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可以先签署一份此类协议。但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协议应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制定和签署,不能存在胁迫等不自愿的情形。
协议内容不能限制人身权利,例如离婚自由权、孩子抚养权等与人身关系密切相关的权利。
约定的赔偿数额不能明显偏高;家庭财产的分配也应保障一方的基本生活,例如“净身出户”等约定很难获得法院的支持。
一般情况下,忠诚协议只有在判决离婚时才有可能获得法院的支持。
婚姻期间婚前财产收益的归属问题。婚姻法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前财产及收益的归属方式,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婚前财产包括个人合法收入、婚前取得的财产权利、婚前财产的孳息以及婚前财产形态的改变等。
关于赠与财产归属的认定问题。法院根据新《婚姻法》规定,认定赠与合同中明确约定只归一方所有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然而,在本案讨论中,存在不同的观点,认为应适用行为发生时的旧《婚姻法》,并强调赠与人的真实意图并不排除受赠人夫妻共有的结果。最后指出,只有在赠
婚前协议的效力问题。婚前协议书的有效性取决于协议内容的合法性及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能存在欺诈或胁迫。我国《婚姻法》规定了婚前财产约定的相关条款,包括夫妻可以约定财产归属形式,对外债务清偿也有相应规定。总之,婚前协议的约定应当合法合规,具备真实性和有效
结婚后婚前财产遗嘱的有效性。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婚前财产属于个人财产,可以由个人处理,包括订立遗嘱。夫妻可以约定婚姻期间及婚前财产归属,约定需书面形式,对双方有约束力。如一方婚前债务,第三人知道约定情况下,可要求以个人财产清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