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互联网金融 > 互联网金融犯罪 > 非法集资罪与集资诈骗的区别

非法集资罪与集资诈骗的区别

时间:2025-05-15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9343

犯罪对象的区别

集资诈骗罪的对象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用以集资获利的资金,包括金钱与财物。而诈骗罪的对象则是特定的个人或单位,行为人针对某一特定的人或单位实施诈骗行为并获取其钱财。

客观行为的表现形式的区别

诈骗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直接使被骗人交付财物的行为。被骗人交付的财物可以是为了投资获利或购买某物。而集资诈骗罪行为是被包容的法条属于特别法条,对于以诈骗方法骗取集资的行为,应当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

因此,当犯罪分子的行为触犯的是集资诈骗罪时,应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

非法集资罪的主要特征

违规筹集资金

非法集资罪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未经有关监管部门依法批准,违规向社会(尤其是向不特定对象)筹集资金。例如未经批准吸收社会资金,未经批准公开或非公开发行股票、债券等。

承诺投资回报

非法集资罪的第二个特征是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出资人货币、实物、股权等形式的投资回报。犯罪分子以提供种苗等形式吸收资金,承诺以收购或包销产品等方式支付回报。或者以商品销售的方式吸收资金,以承诺返租、回购、转让等方式给予回报。

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非法集资罪的第三个特征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集资的目的。为掩饰其非法目的,犯罪分子往往与受害者签订合同,伪装成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最大限度地实现其骗取资金的最终目的。

非法集资的主要危害

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非法集资活动以高回报为诱饵,以骗取资金为目的,破坏了金融秩序,影响了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损害群众利益,影响社会稳定

非法集资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容易蔓延。犯罪分子骗取群众资金后,往往大肆挥霍或迅速转移、隐匿,使受害者(多数是下岗工人、离退休人员)遭受巨大损失,极易引发群体事件,甚至危害社会稳定。

损害政府声誉和形象

非法集资活动往往以“响应国家林业政策”、“支持生态环境保护”等名义进行,实际上是违法犯罪行为,既影响了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又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声誉和形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父母非法集资拿提成的法律问题

    父母参与非法集资拿提成的法律问题。如果父母明知提成来自非法集资,则需承担法律责任。非法集资的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根据数额大小,刑期和罚款不同。非法集资的特点包括未经批准、承诺还本付息、向不特定对象筹集资金等。父母参与非法集资

  • 非法集资的作案手段及防范方法

    非法集资的作案手段及防范方法。作案手段包括承诺高额回报、编造虚假项目、混淆投资理财概念、利用合法外衣或名人效应、利用网络实施犯罪和强制诱骗等手段。为防范非法集资,公众应认清其本质和危害,提高识别能力,正确识别非法集资活动,避免上当受骗。

  • 非法集资罪与集资诈骗的区别

    非法集资罪与集资诈骗罪的区别。集资诈骗罪的对象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用以集资获利的资金,而诈骗罪的对象是特定的个人或单位。诈骗罪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直接使被骗人交付财物,而集资诈骗罪则是以诈骗方法骗取集资的行为。非法集资罪的主要特征是未经批准筹集资金、承

  • 一、非法集资罪的构成要件及处罚标准

    非法集资罪的构成要件及处罚标准和非法集资案件的证据收集。非法集资罪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等类型,涉案金额较大者将受到刑事处罚。证据收集是判断行为人是否犯罪的关键,需全面收集言词证据、书证、电子数据等,并重点查明非法集资资金的管理、使用、用

  • 非法集资罪的判断标准
  • 非法集资罪的最高量刑标准
  • 非法集资罪套路怎么判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