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抚养权 > 离婚后子女抚养权归属问题

离婚后子女抚养权归属问题

时间:2025-05-10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13844
夫妻结婚之后有个2岁内的宝宝,但是女方发现男方在外出轨,有小三之后,女方无法接受自己的另一半是这样的人,于是就选择了离婚的方式。在离婚的时需要对孩子抚养权进行分配,那有个2岁内的宝宝离婚了孩子归谁?看看手心律师网小编收集的资料。

一、2岁以下婴幼儿的抚养权归属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规定,对于未满2周岁的子女,一般情况下,子女会随母方生活。然而,如果母方存在以下情况之一,子女可以随父方生活:1. 母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不适宜与子女共同生活;2. 母方有抚养条件但未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3. 因其他原因,子女确实无法随母方生活。如果父母双方协商一致,认为2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没有不利影响,法院也可以准许这种安排。当然,2岁以下子女随母亲生活并不是绝对的规定,如果母亲存在以下情况之一,子女也可以随父亲生活:1. 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2. 母亲有抚养条件但未尽抚养义务,尽管这是违法行为,但如果强迫母亲直接抚养子女会对子女不利,父亲可以要求子女随其生活;3. 母亲由于工作、学习等原因无法妥善照顾子女,或者有吸毒、赌博、卖淫等不良习惯,或者离家出走下落不明等原因导致无法或难以照顾子女;4. 父母双方协商一致,认为2岁以下子女随父亲生活,但前提是不会对子女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二、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的确定

法院通常会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生活水平来确定子女的抚养费。如果一方有固定收入,一般可以按照其月收入的20%至30%的比例支付抚养费。如果负担两个以上子女的抚养费,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如果一方没有固定收入,或者收入过高或过低,抚养费的数额可以根据当地的平均收入来计算。关于抚养费的支付方式,可以根据父母的职业情况来确定,原则上应该是定期支付。当一方具有支付抚养费义务的情况下,如果出现以下条件,可以与另一方协商减免抚养费。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请求裁决:1. 一方丧失劳动能力或失去经济来源,确实有困难无力支付抚养费,而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确实有抚养能力;2. 收入明显下降,暂时无力按照原来的协议或判决履行支付义务;3. 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等,确实无抚养能力;4. 有困难无力支付抚养费,而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再婚,其配偶愿意承担部分或全部子女的抚养费。如果子女要求增加抚养费,并且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而父或母有支付能力,应该予以支持:1. 原定抚养费数额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2. 子女因病或上学,实际需要已经超过原定数额;3. 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增加抚养费;4. 其他正当理由,例如支付一方的收入明显增加等情况。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抚养权的变更方式和审理程序

    抚养权的变更方式和审理程序。变更抚养权有两种方式:双方协议变更和一方起诉变更,都需要法院认可。另行起诉是离婚后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途径。支持变更抚养关系具备法定事由,法院应予准许。对于单方面擅自变更抚养关系的情况,应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处理,没有正

  • 离婚后孩子判给哪方就哪方抚养吗?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问题。离婚后孩子判给哪方并非绝对由该方抚养,需考虑多方面因素如孩子的年龄、父母的经济状况、父母的品德等。法院在判决时会以孩子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综合各种因素进行考虑。同时,离婚后孩子仍然是亲生父母的孩子,父母都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

  • 抚养权纠纷可以特别授权代理

    抚养权纠纷可以特别授权代理的相关问题。当事人可委托特别代理人处理变更抚养权事宜,但需满足特定条件。法律对特别代理人的行为有明确规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同居生的子女抚养权的认定、非婚生子女的权益保障,以及争夺子女抚养权的方法。建议咨询律师获得专业解答。

  • 父母离婚孩子怎么判7

    父母离婚时孩子的抚养权判决问题。法院会综合考虑孩子年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父母经济实力、道德品行等因素做出公正裁决。如果一方具备更优越的培育环境和保障措施,将可能获得抚养权。法庭会尊重孩子的意愿和父母协商意见。若丈夫长期未履行养育孩子的义务,法庭会

  • 酒驾撞伤孩子怎么判责
  • 罪犯绑架孩子怎么判的视频
  • 财物偷窃罪的立案标准与法律解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