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是指用于商品上的标记,仅限于商品使用,与特定商品相关。商号则是企业经营的标志,用于经营活动,与企业经营活动相关。
商标注册采用中国大陆的“自愿注册与强制注册相结合”的原则。除人用药品和烟草制品外,其他商品上使用商标的注册与否由商标所有人自行决定。商标所有人根据《商标法》的规定向商标主管机关申请注册商标,经核准后发放《商标注册证》,获得注册商标权。商号登记则采用“强制登记”的原则,未经登记的商号不得使用。
商标和商号的专用权利具有严格的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
- 商标权在中国大陆有法定的时间性,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十年,即只有在法定期限内商标权才受到法律保护。商号权没有法定的期限,与企业同生同灭。
- 商标权的地域效力遍及全国或更大范围,而商号专用权除全国性企业外,一般只在登记主管的管辖区域内有效。
在发达国家,将商号的一部分作为商标申请注册已成为普遍做法。例如,日本的“日立”、“丰田”,德国的“**”公司等。采用商标与商号一体化的做法不仅能同时宣传商标和商号,还能获得双重法律制度的保护,值得中国企业经营者借鉴。
商号权与商标权冲突的法律现象。当前,我国法律对商号权的保护存在不足,导致商号权与商标权发生冲突。文章提出解决建议,包括灵活运用现有法律规定、赋予商标和商号合理的法律地位、完善商号与企业名称的定位、借鉴国际做法制定相关法律、构建统一的商号法律保护体系以
商标与商号的区别及法律规定。商标用于商品上,与特定商品相关;商号则是企业经营的标志,与企业经营活动相关。两者的注册原则、程序、效力范围及时限不同。在发达国家,将商号的一部分作为商标申请注册的做法逐渐普及,可获双重保护,值得中国企业借鉴。
商标与商号产生权利冲突的原因。其中,构成相似性、商标与商号的构成要素以及消费者的混淆是主要原因。商标主要用于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而商号是企业名称中的字号,用于表明不同于其他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的特征。由于商标和商号的某些相似性和消费者混淆,导致了权利冲
商号权的主体限制及相关规定。商号权主体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个人不能成为商标权纠纷的主体。企业名称在使用时应保持一致,任何未经许可使用他人企业名称的行为都将受到处理。商号注册需遵循强制登记、先申请先核准、分级核定与管理以及主体名称限制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