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与邹某自2000年结婚,期间购得两套房产。刘某于2007年10月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并要求子女归其抚养。法院在开庭审理后,就夫妻财产进行询问,双方均表示已经分割完毕。法院最终判决双方离婚,子女归刘某抚养,邹某每月支付900元抚养费。双方对财产分割没有异议。
离婚后,刘某与邹某各自居住在分得的房产中,相安无事。然而,2009年2月,邹某因交通事故身亡。刘某得知后要求邹某家人分割邹某名下的房产,并称离婚时未对该房产进行分割。邹某家人坚决反对,称离婚时已约定房屋一人一套,邹某的房产与刘某无关。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刘某诉至法院,要求分割邹某名下的房产。
本案的焦点在于,双方通过诉讼方式离婚,但法院并未实质性处理财产分割问题,只是简单写明双方已完成财产分割,未具体描述分配细节。根据婚姻法规定,如果财产漏分,当事人可以在诉讼时效内提起诉讼要求分割。然而,如果双方都知道财产存在且对分割没有异议,应视为财产已经分配。
在刘某与邹某离婚后,双方各自实际占有一套房产,各自承担相关物业费和水电费。刘某未能证明自己不知道该房产的存在,因此不符合婚姻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因此,刘某的主张不应得到支持。
离婚起诉手续的法律程序。首先,提起诉讼并递交相关证件,包括起诉书、户口本和身份证等。经过立案审查后,案件将被移送至民事庭审理。随后,法院将通知双方到庭,进行调解程序,调解结果视双方意愿而定。若调解无效,法院将根据双方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作出准予离婚或不准
河南省灵宝市人民法院判决解除继母子关系的案件。原告李某某与被告张某某因长期关系紧张,张某某不履行赡养义务并使用暴力,导致双方无法共同生活。法院认为双方形成了继母子关系,但张某某的行为导致关系恶化,因此判决准许双方解除继母子关系。
调解书的法律效力问题。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若双方签收时间不一致,以最后一方签收时间为生效时间。对于离婚调解书,未领取或拒收均不影响调解协议的效力,法院可另行制作民事调解书或强制执行。
张-强婚前购买商品房的产权归属问题。张-强婚前按揭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并在自己名下登记产权。婚后离婚时,根据适用法律规定,该房产不能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产权仍归张-强。但张-强需对婚后共同还贷的款项及房子财产增值部分对杨-芳进行合理补偿,尚未归还的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