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在向人民法院起诉或应诉时,可以提交证据的复制件或复制品。然而,在交换证据和开庭审理时,必须携带证据的原件或原物,以供质证。
如果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是在中国境外或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形成的,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证明手续。
当事人提供外文书证或外文说明资料时,必须附上中文译本。
当事人应对提交的证据材料进行分类编号并装订成册。在证据清单上对证据材料的名称、份数、页数、来源、证明对象和内容进行简要说明,并签名或盖章,注明提交日期。同时,根据当事人的人数提供证据材料副本。
鉴定结论是具备鉴定资格的鉴定人根据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材料,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专门问题进行分析和鉴定后所得出的结论。
在婚姻案件中,常见的鉴定结论包括伤残证明、诊断证明、精神状况证明、亲子鉴定结论、房屋价格评估报告等。
伤残证明和医院的诊断证明主要适用于家庭暴力案件。精神状况鉴定证明主要出现在一方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或被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况下。亲子鉴定主要出现在一方对与自己的孩子的血缘关系产生怀疑的情况下。
一般情况下,鉴定需要法院委托,也可以由当事人委托律师代理申请鉴定。鉴定结果通常会在两周左右出来。鉴定结论在法院中的认可程度较高。
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应对自己主张的事实提供证据,并提供证据的原件或经法院核对无异的复制件。要求提供原件或核对无异的复制件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因证据来源问题导致证据的证明力难以判定。
然而,在少数民事诉讼案件中,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的原件,只提供了复制件,那么这些复制件的证明力是否应该被认定呢?有人认为,根据前述规定,非原件或经法院核对无异的复制件没有证明力。但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根据《人民法院民事诉讼风险提示书》第十条的规定,当事人向法院提供证据时,应提供原件或原物,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提供经法院核对无异的复制件或复制品。如果提供的证据不符合上述条件,可能会影响证据的证明力,甚至可能不被采信。这里使用了"可能"一词,说明未经法院核对的证据复制件并不是一概没有证明力,其证明力不被认定是有条件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如果证据材料是复制件,并且提供人拒绝提供原件或原件线索,没有其他材料可以印证,而对方当事人又不承认,那么在诉讼中,这些复制件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根据这两条规定,可以推断出未经法院核对的证据复制件不被认定的条件是:1.没有其他证据材料印证(即单独证据);2.对方当事人不承认。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相反地,如果证据复制件有其他材料印证,或者对方当事人认可,那么该复制件的证明力就可以确认。
法律通常将对方当事人认可的效力放在首位。根据相关规定,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明确表示承认,那么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既然只要一方承认就可以免除另一方举证责任,那么认定复制件的证明力是符合逻辑的。因此,根据相关规定,当事人一方提出的证据,另一方当事人认可或提出的相反证据不足以反驳的,人民法院可以确认其证明力。这一规定中,无论是原件还是复制件,都没有区别对待。这并不是立法者的疏忽,而是体现了尊重民事诉讼当事人认可权的理念。如果复制件有其他证据印证,或者对方当事人认可,那么复制件的证明力应该被确认。
因此,在审查民事行政抗诉案件时,如果当事人向法院未提供证据的原件,只提供了复制件,而对方当事人承认其证明力,或者其同时与其他证据相印证,那么这些复制件的证明力就应该被认定。如果法院未能认定,当事人可以根据《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第三十三条第二项(原判决、裁定对有足够证据支持的事实不予认定)提出抗诉。
发表出轨视频是否构成侵犯隐私权行为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个人隐私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如果以偷录、偷拍等方式获取出轨视频,并公开传播,就涉嫌侵犯隐私权。因此,在采集涉及个
婚外情证据的种类和特点。书面材料、照片、视听资料、手机短信和通讯软件聊天记录等都是常见的婚外情证据。这些证据具有隐秘性高、主观性强和证据零散等特点,取证难度大且数量需求大,成本较高。在离婚诉讼中,应尽可能收集更多证据,以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
子女户口迁移的法律程序和要求。子女户口可随父或母办理户籍投靠,离婚情况下需双方协商或诉讼解决,并需提供证据证明迁户口对孩子有利。未成年子女户口迁移需父母代办,准备材料包括离婚证、孩子户口本、出生证等。根据离婚证所载孩子归属内容,到相关机构办理迁入证明
无过错方在特定情况下有权要求损害赔偿的问题,需提交对方过错的证据。证据采集至关重要,因证据常具隐蔽性。无过错方应收集婚姻外遇的离婚证据,包括固定易失证据、文字证据、视听证据和现场证据等。采集现场证据时,需特别注意尊重第三方个人隐私权,避免侵犯其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