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封闭性限制:根据《公司法》第35条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如果有股东不同意转让,则其应当购买该转让的出资,否则视为同意转让。
2. 股权转让场所的限制:根据《公司法》第139条规定,股东转让其股份必须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所进行。
3. 发起人持股时间的限制:根据《公司法》第142条规定,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4. 董事、监事、经理任职条件的限制:根据《公司法》第142条规定,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此外,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上述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
5. 特殊股份转让的限制:根据《公司法》第148条规定,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可以依法转让其持有的股份,也可以购买其他股东持有的股份。转让或者购买股份的审批权限和管理办法由法律和行政法规另行规定。
6. 取得自己股份的限制:根据《公司法》第149条第1款规定,公司不得收购该公司的股票,但在减少公司资本而注销股份或与持有该公司股票的其他公司合并时除外。
股权转让纠纷中阴阳合同的认定。在股权转让过程中,股东应注意遵守公司法规定,股权转让涉及阴阳合同可能导致法律纠纷。阴阳合同旨在逃避税务,法院会根据双方行为、证据和真实意图认定。若存在阴阳合同,阳合同无效,以阴合同为准,签订阴阳合同可能构成合同欺诈并承担
股权转让协议的细节。转让人将公司的股权及其相关权益转让给受让人,并明确约定了转让价格、股权交付方式及受让后的相关事项。双方应谨慎处理股权转让过程中的风险,如股东资格丧失的法律风险和公司债务等,以确保股权转让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同时,转让方需对提供的公司
股权转让价格的确定及其对协议有效性的影响。股权转让价格应根据市场交易价格确定,若价格不合理可能影响协议有效性。合同成立并产生法律效力需满足一定法律条件,而在股权转让中,特别法的存在使得股权转让合同的无效或被撤销范围超出一般合同法的规定范围。
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公司是否可以进行股权变更的问题。根据我国的现行法律规定,虽然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不得从事经营活动,但并未禁止其进行股权变更。股权转让不属于被禁止的经营活动范围,因此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公司仍然可以进行股权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