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某地,赵某(男)与张某(女方)于2012年2月登记结婚,并育有一男孩赵涛(化名)。然而,由于双方感情不和,赵某于2013年10月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最终,法院判决赵某与张某离婚,并考虑到孩子尚未满2周岁且仍在哺乳期,并一直与女方共同生活,法院依法将孩子的抚养权判给了张某。
然而,张某错误地认为离婚后与赵某没有任何关系,并且不久之后与孙某结婚。由于孩子跟随女方且女方再嫁给孙某,张某私自决定将孩子的姓氏改为孙姓。那么,张某擅自更改孩子的姓名是否得到法律支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的通知》第19条的规定:父母不得因子女变更姓氏而拒付子女的抚育费。如果父或母一方私自将子女姓氏改为继母或继父的姓氏引发争议,法院应责令恢复原姓氏。
此外,根据《婚姻法》第22条的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父母可以协商一致确定孩子是否跟随女方或男方的姓氏。然而,一旦确定后,如果要更改未成年子女的姓氏,也需要男女双方协商一致,并经过法定程序进行更改。
根据法律规定,张某擅自将孩子赵涛的姓氏更改为孙姓是违法的。如果赵某不同意这种更改,他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要求恢复孩子原来的赵姓。此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的通知》第19条的规定,父母不得因子女变更姓氏而拒付子女的抚育费。
因此,张某的行为缺乏法律依据。根据法律规定,如果要更改孩子的姓氏,必须经过男女双方的协商一致,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离婚的程序和法律规定。协议离婚可在原婚姻登记机关或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办理,当天可完成手续。诉讼离婚则需在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审理时间视案件情况而定。夫妻感情破裂且调解无效时,法院应准予离婚。若无充分证据显示夫妻感情破裂,起诉方需再次提起诉讼才有可能被
离婚后父亲争取婴儿抚养权的法律规定和注意事项。根据情况,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但也有例外。同时,在诉讼离婚中争夺孩子抚养权时,除了双方基本条件,双方父母的基本条件、孩子的生活环境以及孩子的意见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离婚后变更子女抚养权的法律解读。当夫妻离婚后,一方或双方的生活水平、收入或抚养能力发生重大变化时,可以提出变更抚养权的要求。抚养权的变更可以通过双方协商或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在案例中,法院会考虑孩子是否能获得更好的成长环境,实际抚养情况,孩子的意愿
家暴案件中的离婚起诉程序,包括起诉书的撰写、证据准备、递交起诉书和证据给有管辖权的法院等步骤。同时,文章还涉及了离婚后家暴案件中的财产分配问题,包括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一方财产的认定以及夫妻对财产归属的约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