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与李某于2009年8月经人介绍结识并迅速确定恋爱关系。2010年5月,两人到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当月,按照当地习俗请了结婚酒。王某向亲戚借钱,送给李家索要的彩礼和礼品总价值超过2万元。
婚后,为了偿还结婚时的债务,夫妻两人分别外出打工。由于长期分居缺乏沟通,两人的感情逐渐疏远。王某向县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王某认为,当初李家索要的彩礼过多,超出了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导致自己负债累累,再加上与其母亲身体虚弱多病,生活困难重重,因此要求被告李某返还当初的彩礼2万元。李某同意离婚,但认为彩礼不应返还。
法院审理认为,原、被告均表示感情破裂,双方同意离婚,因此,原告的离婚请求应予支持。由于原告婚前支付给被告彩礼超过2万元,数额较大,导致其家庭生活困难,应当酌情予以返还。法院最终作出一审判决,准许原告王某与被告李某离婚;被告李某应返还原告王某彩礼7000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该条款是离婚时关于彩礼返还的规定。一般来说,这种因给付造成的生活困难,必须是导致生活的绝对困难而非相对困难。《婚姻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当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婚姻法》解释(一)对“生活困难”也做出了解释,“一方生活困难”,“是指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实践中,法官只能依据此条作出一定的判断。
另外,合法的婚姻关系受到法律保护。如果要求返还彩礼的一方对婚姻的破裂存在过错,而另一方并无任何过错,法院是否还应严格按照解释的规定判决予以返还?如果判决,就会使男方不为其过错承担责任,这显然使法律陷入尴尬的境地。
此外,关于生活困难的证据标准问题,现实中有的出具的是证人证言,有的是村委会的证明,有的是乡镇的证明,还有的当事人要求法院进行调查,但这种情况并不属于法院调查的职责范围。
在本案中,由于原告王某婚前支付彩礼超过2万元,数额较大,远远超出其经济承受能力,使其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法院根据该司法解释的规定,酌情判决李某返还彩礼7000元。
已办理结婚手续但未举行婚礼仪式的夫妻,彩礼是否应返还的问题。是否返还取决于夫妻是否共同生活及是否有离婚的打算。如未共同生活且存在离婚可能性,彩礼应返还;如已共同生活且没有离婚打算,则彩礼不应返还。此结论仅供参考,具体处理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
汪某与候某结婚不到一年因家庭琐事发生争吵并要求离婚并退还彩礼的案件。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双方分居时间不满法定时间不能认定夫妻感情破裂,且未符合返还彩礼的法定情形,因此不支持汪某离婚及返还彩礼的请求。建议双方加强沟通,互谅互让,尝试修复感情。若半年后夫
婚外情证据的效力问题。有效的婚外情证据必须具备真实性和合法性,如真实的照片、捉奸在床的证据等。间接证据如电话记录、短信内容等也可以作为证据。当事人应注意合法取证,比如在自己家中拍摄的照片较容易被法院采信。同时,无过错方在取证时应量力而行,并避免侵犯他
离婚赔偿的相关问题,指出离婚赔偿与结婚时间长短无关,关键在于对方是否有过错。离婚赔偿的构成要件包括行为的违法性、有损害事实的存在、有因果关系的存在以及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只有在对方存在重大过错导致婚姻关系破裂,并给无过错方带来财产或精神上的损失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