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至清算程序结束被工商部门注销前,仍享有从事清算范围内活动的民事诉讼主体资格。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法人可以自己名义或清算组名义进行起诉或应诉。债权人可以以企业清算组为被告起诉,也可以以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法人和其上级主管部门或开办单位为共同被告起诉。如果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法人能够组织清算但选择不组织清算,或者由于企业法人组成人员下落不明无法通知其参加诉讼,债权人可以单独以该法人或其上级主管部门或开办单位作为被告提起诉讼。
1、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法人在清算程序结束前仍应对外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法人自行筹集注册资金,并且将其挂靠于上级主管部门或开办单位,只要其自有资金与注册资金相符并且筹集的注册资金符合法律规定,并具备企业法人设立的其他条件,应认定其具备法人资格,以其财产独立对外承担民事责任。
2、如果上级主管部门或开办单位参加诉讼且不存在投资不足或非法转移资产逃避债务等情形,上级主管部门或开办单位作为企业清算人应当承担清算责任。如果上级主管部门或开办单位存在投资不足或非法转移资产逃避债务等违法情形,开办企业上级主管单位应当对投资不足或企业设立后抽逃资金的行为承担责任。责任方式包括注册资金的全部清偿责任、自有资金与注册资金差额范围内的赔偿责任,以及对善意债权人损失的连带赔偿责任。
1、清算主体: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国有企业终止后,清算主体为其上级主管部门;集体企业终止后,清算主体为其开办单位;联营企业终止后,清算主体为其各联营投资主体,子公司的清算主体是母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终止后,清算主体为其全体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终止后,清算主体为股东大会选定的股东或董事会;独资企业终止后,清算主体为唯一投资人。
2、清算责任:企业终止后,清算主体有义务在规定期限内清理企业债权债务。如果清算主体在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后长时间不履行清算义务,或者在人民法院限定的期限内不尽清算责任,导致企业财产流失、贬值,或私分企业财产,使善意第三人的债权无法全部实现,清算主体应对善意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3、清算程序: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登记机关应当收缴其公章,并将其注销登记情况告知其开户银行,债权债务由主管部门或清算组织负责清理。公司被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属于法定解散,应予解散,并在15日内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如果逾期不成立清算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制作清算报告,报有关主管机关确认,并报送工商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公告公司终止。
营业执照吊销后的企业法律效力和清算责任问题。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仍有民事诉讼主体资格,可以起诉或应诉。对于民事责任的承担,企业法人和其上级主管部门或开办单位有不同情况下的责任划分。清算责任方面,不同类型企业的清算主体和程序都有所不同,若清算主体不
挂名法人进黑名单的情况下,股东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在法定代表人被追责的法律规定中,阐述了法定代表人因公司违法等原因被列黑名单的相关法规。包括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法定代表人不得担任其他公司职务的限制,以及股东需依法履行清算义务、交还证照等责任。如果股东不
我国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主要理由,包括虚假注册、无故不开业或停业以及未参加企业工商年检并拒不接受罚款处罚等情况。不论是企业法人、个人独资企业还是合伙企业,只要违反相关法规,都有可能被吊销营业执照。
根据我国《公司法》、《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不能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例如,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被刑事拘留的人。担任违法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对该企业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自该企业被吊销营业执